敬嫔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明世宗敬嫔李氏

生平简介

嘉靖皇帝的李敬嫔 嘉靖皇帝的李敬嫔
李氏,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的妃子。
嘉靖十四年十月,夏言奏请“慎选贤淑补嫔御,以广储嗣”。明世宗命选美女。李氏的父亲李拱宸,自己跑到通政司,说女儿美貌出众,够资格成为嫔妃。礼部报知皇帝,明世宗说:“此非大臣献谀也。既系亲陈,当从所愿。”遂令李拱臣直接送女儿至京。父女到京的时候,恰好世宗在行郊礼,夏言就请淑女先住到诸王馆,改日参选。世宗说:“淑女至京,适逢郊享,此高梅之兆也。”下诏不必再参选,直接进宫。世宗皇帝恩赐李拱宸锦币,并可自东华门入宫宴于光禄寺
次年二月,世宗册封李氏为敬嫔。李拱宸因女贵,官授“锦衣卫正千户”(正五品武官)。
至嘉靖二十四年九月,李氏的哥哥李应时,又将李敬嫔的妹妹献给世宗皇帝,得到和当年父亲一样的赏赐。李敬嫔之妹入宫后的位份没有留下记载。李氏姐妹均无生育,终身再无晋封记载,故推测姐妹二人并不得宠。
注:关于李氏的封号,《明世宗实录》和《明宫词注》记录相同细节,均为敬嫔;而《明宫词注》记载最终封号“宁嫔”,似应以《明世宗实录》为准。

相关诗词

何人自奏达枫宸,
有女还堪充下陈。
郊享正逢真吉兆,
玺书闻已册宁嫔
李嫔,延津人。嘉靖十四年十月,夏言请慎选贤淑补嫔御,以广储嗣。匕命夫人女官出诸王馆选择。妃父李拱臣自诣通政司上白,有女端丽,堪充下陈。因转送礼部以请。上曰:"此非大臣献谀也。既系亲陈,当从所愿。"遂令拱臣送至京。既至,适上行郊礼。夏言请淑女赴诸王馆,择日选视。上曰:"淑女至京,适逢郊享,此高梅之兆也。"敕勿赴馆选,迳进大内。既进,册宁嫔。无子薨。〗

参考史料

《万历野获编 卷三》:【李氏再贡女】 嘉靖十四年十一月,诏选淑女,有河南延津人李拱震献其女。上以长至在迩,而女适至,大喜之,是月十九日庆成宴毕,即令东华门入,不必择日。赐拱宸锦币,宴于光禄寺。次年二月,即拜其女为敬嫔,拱宸为锦衣正千户。至二十四年九月,拱宸之子应时,又以拱宸之次女为献。礼部请日未报。至十一月始得旨,以冬至庆成宴自东华门入,赏赐供宴如其父。其事俱同昭阳二赵,但相距十年为异耳。
《明宫词注》 清代 程嗣章著
《明世宗实录》卷181

明神宗敬嫔邵氏

生平简介

邵敬嫔(?--1606年),扬州府泰州人,父锦衣卫正千户邵名。明神宗早年的妃嫔之一。
万历十年三月朝廷册选的“九嫔”之一,册封为敬嫔。父亲邵名,官“锦衣卫正千户'。她未生育子女,终身未得晋封。万历三十四年三月十七日薨逝。同年葬于金山之原,系与魏慎嫔李德嫔,梁和嫔,张顺嫔,李荣嫔耿悼嫔合葬的,即“神宗七嫔墓”,通过考古发掘,出土了她和其他6位嫔女的墓志。

参考史料

《明神宗实录》
万历十年二月 诏封 周氏为端嫔,郑氏为淑嫔,王氏为安嫔,邵氏为敬嫔,李氏为德嫔,梁氏为和嫔,李氏为荣嫔,张氏为顺嫔, 魏氏为慎嫔
三月 行九嫔册封礼

墓志内容

神庙邵敬嫔,直隶扬州府泰州人,父锦衣卫正千户邵名,母齐氏。万历九年秋当选,十年三月册封为敬嫔,万历三十四年三月十七日薨逝,五月十七日葬于金山之原。

清圣祖敬嫔王佳氏

敬嫔王佳氏(一说是“章佳氏),清圣祖康熙帝的妃妾。据圣祖御集当为王佳氏。护军参领华善之女。康熙十六年八月,册为敬嫔。生卒年、事迹不详,铜鼓考古发掘,她死后也未葬景妃园寝,或已降封贵人?或未移葬?待考。
史料:《圣祖御集》、《清朝文献通考》、《圣祖实录》

朝鲜中宗敬嫔

生平简介

朴敬嫔(?-1533),朝鲜国王中宗的后宫嫔御,十分得宠。
朴氏初封淑仪,后封为敬嫔。“嫔”在朝鲜后宫中,是地位仅次于正妻"妃"的封号,正一品
朴氏生有一男二女,其中福城君李嵋是中宗的长男。母子极受中宗的宠爱。朴氏便积极为其子的王位努力,与朝中权力结构有很深的纠葛。中宗二十二年(1527年)三月发生“灼鼠之变”,四月朴敬嫔母子被贬为庶人;二十八年(1533年)五月廿三,敬嫔母子被毒药赐死

史料记载

中宗实录》中宗 74卷,:28年(1533癸巳/ 명 가정(嘉靖12年) 5月 23日(乙丑) 2번째기사 복성군을 안치하고 박씨의 사사를 명하다
○议于三公及推官等曰: “台谏以福城君、朴氏,快断处置事启之。 此何以为之之事欤? 虽不出于大事,物论已疑朴氏,故累日论启,而予以为:‘方推大事,不可先治其罪也,故持难矣。’ 朴氏虽不预谋,然今有朴氏为之之说,势不可保全也。 罪有轻重,赐药乎? 定大罪乎?但有为朴氏为之之说,而无为福城为之之说,福城之知谋预谋,未可知也。 然当为处置之事也,而罪有轻重。前日则任便在外,【谓居住尚州也。】今乃远方付处乎,安置乎? 何为而可?” 委官等同议以启曰: “台谏亦岂不知其难,而启之乎?乃为国家大计,而启之,是在上裁。” 传曰: “朴氏赐药,福城君远方安置可也。 常人赐药,则只遣都事,朴氏虽废为庶,今不可使郞官罗将看审。依祖宗朝妇人赐药例,都事与医女,并给马遣之,以其罪明示中外。”
详细请参见敬嫔朴氏词条。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