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偏见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简介

人类自认为是理性动物,但研究和调查显示,人类其实更倾向于乐观看待未来,例如期待事情会变得更好,高估自己的寿命,低估离婚、失业和患癌的可能性,认为自家孩子比同龄人更有才华。神经系统科学家、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塔利·沙罗特把这种思维定式称为“乐观偏见”。她说,“乐观偏见”可以保护和激励人类进步,她同时提醒,人类大脑更善于处理与未来相关的积极信息,但如果在意识层面盲目乐观,可能导致危机意识缺失。

产生原因

沙罗特认为,第一,人们设想未来时通常依赖于自身的记忆,而记忆本身带有偏见。人们往往记不住生命中所经历的所有事情,也不会准确记下每件事的细节,情绪会对记忆产生影响。沙罗特在访问美国“9·11”恐怖袭击幸存者时发现,恐怖袭击过去11个月后,大多数幸存者对袭击细节描述的准确程度仅为袭击发生之初的63%。
其次,人们在设想未来时通常会将精力集中于某些细节,而不是事件的全部过程。例如,当某个人开始设想休假情景时,往往会想到如何在海滩上享受阳光,而忽略了抵达海滩的过程。
另外,沙罗特猜测,乐观看待未来或许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她认为,就预测未来的准确性而言,稍稍有些悲观的人对未来的看法往往更接近现实,但这对于个人而言并不是件好事,因为研究发现,乐观主义者寿命更长、身体更健康。乐观主义者会比其他人工作更长时间,且赚钱更多。

情绪影响

沙罗特以同行、认知神经学家莎拉·本特松所作实验为例,解释乐观或悲观看待未来是否会对客观事实施加影响以及施加何种影响。
首先,本特松让志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默念一些单词,其中一组人默念“聪明”、“智慧”、“机灵”等积极词汇,而对照组记住“愚蠢”、“无知”等消极词汇,然后让两组人完成相同任务,同时借助仪器记录大学生的大脑活动。
本特松发现,碰到操作失误时,第一组人大脑中反映“自省”和“记忆”的区域活动相对频繁。而由于一开始被“灌输”消极心理暗示,对照组成员的大脑对失误情况反应相对“麻痹”。

合理利用

沙罗特认为,“乐观偏见”会保护并且激励人类。没有对未来的乐观展望,人类的祖先恐怕永远也不会远离部落,人类或许现在还居住在山洞中,期待光明与温暖。为了进步,人类需要设想美好的未来,需要设想能够实现的既定目标,这样的信念能促使人类实现梦想。沙罗特建议,既然乐观如此重要,人们下一步就应研究如何合理利用乐观情绪,尽量避免盲目乐观。她警告,“乐观偏见”有时会让人麻痹大意,忽视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倾向于乱花钱、从事冒险投资等。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