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元超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人物简介

薛元超,唐蒲州汾阳(今山西万荣县西南)人,生于武德六年(623年),卒于光宅元年(683年)。
薛元超祖父薛道衡仕隋,官至内史诗郎,父薛收,唐初曾为秦王李世民的记室参军,颇受崇重,但不幸早逝。那时,薛元超仅三岁,幼年的薛元超生活是孤独的。薛元超9岁得袭父爵,及年长,好学善于文辞,很得唐太宗的器重,并令他尚唐太宗故弟巢王李元吉和静县主为妻。这时,薛元超也已不断迁升至太子舍人,参与《晋书》的修撰。

人物生平

唐高宗即位以后,薛元超迁转绐事中。给事中为谏官,任内他多次上书指陈时政得失,受到唐高宗的称赞和采纳。不久,他又转迁中书舍人,并加授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
永徽五年(654年),薛元超因母丧去职。第二年,他被起用为黄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任内曾引荐寒士任希、高智周、郭正一、王义方、孟利贞等10余人,都是一时人选,颇为人们所称道。之后,他出任为饶州刺史。
不久,薛元超又拜封为东台(即门下省)侍郎,时右相(即中书令李义府获罪流配福州(今四川西昌县)。这时,薛元超特为李义府请求马匹,结果事情不成,反而获罪,被贬为简州刺史。
薛元超在简州任职约1年。又因与上官仪有文字之交,牵连获罪,流放嶲州。
上元元年(674年),薛元超遇赦还归京师,拜正谏大夫。上元三年(676年)又迁升小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当时,唐高宗常到骊山温泉一带狩猎,届时各蕃国酋长持弓箭跟从的很多,薛元超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于是上疏切谏。唐高宗接受了他的谏劝。这一时期,薛元超很为唐高宗所宠信,经常被召入宫中参加唐高宗与诸王的私宴。唐高宗还很推重薛元超的文学和理政之才,有一次他骨对薛元超说;“长得卿在中书,固不藉多人也。”之后不久,唐尚宗就拜薛元超为中书令(宰相),兼左庶子。
唐高宗经常来往于洛阳(东都)和长安两地。一次,唐高宗行幸洛阳,留薛元超在长安辅太子监国,并下敕说:“朕之留卿,如去一臂。但吾子未闲庶务,关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尔。”
薛元超在长安辅太子监国期间,太子经常外出特猎,怠于政事。对此,薛元超特上疏谏止。唐高宗在洛阳得知薛元超尽于责职,特派人对薛元超厚加赏赐,同时又把太子召到洛阳。 薛元超在留守长安期间,还表荐郑汲玄、邓玄挺、崔融等人为崇文馆学士,都很称职。
弘道元年(683年),薛止超因病致仕,朝廷特加授金紫光禄大夫,当年冬他就去世了,终年62岁,他先后,朝廷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

生卒年代考

关于薛元超的生卒年代,《旧唐书·薛元超传》载,弘道元年(683),“其年冬卒,年六十二”。据此,《辞典》中确定其生卒年代为(622或624—683)。这是不够准确的。
《薛振行状》载,他于“光宅元年季冬旁死魄亮于洛阳丰财里之私第”。《薛元超墓志铭》记载得更为具体:“以光宅元年十一月二日离子洛阳之丰财里,春秋六十有二。”不难看出,薛元超的终年是光宅元年(684)。另一文献也载:弘道元年(683)七月,“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薛元超病暗,乞骸骨,许之”。⑩这里只言其病,末言其死。可见说他这年冬卒不确。再考,《墓志铭》必然较《旧唐书》等文献更为可信。因为据其《墓志铭》载,他于光宅元年十一月死于洛阳,垂拱元年四月陪葬乾陵。从死到葬相距五个月,《墓志铭》是随葬物。《墓志铭》的内容必然为当时人所见,他的卒年时间、地点、年龄,必然为当时的亲友所知,不可能发生错误。可见《墓志铭》的这些内容是可信的。况且,还可从《薛振行状》与《资治通鉴》的有关部分得到互证呢!
既然其卒年是光宅元年(684),享年62岁,可推知其生年为武德六年(623)。

著作

薛元超平时著作颇丰,死后留有文集40卷,但今仪存奏疏数篇,及诗1首。薛元翅好学善文辞,曾编修国史,又多引荐寒士,也都是一时人选。他还颇受唐高宗宠信,以至得任宰相,扑以太子及京都政务为托。

参考书目

《旧唐书》卷七十三《薛收等列传》
《新唐书》卷九十八《王薛马韦列传》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