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也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小中风。它是指在短时间内脑血流量减少引起的脑
功能障碍,每次犯病的时间持续不久,通常是数秒钟、数分钟或数小时等,最长不超过24小时。往往因症状来得快,消失也快,恢复后不留任何
后遗症而易被人忽视。实际上,TIA症状虽轻,但后果严重,如不及时治疗,据统计,约有25%~40%患者,在5年内将产生严重的
脑梗塞,而威胁病人生命。因此,医学家们常常把它看成是脑
血管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
TIA症状繁多,有轻有重,轻者一年数次,重者一日数次,一月数十次。其症状大体可分为两组。一是由于颈动脉系统缺血产生的半侧手足无力、
偏瘫、单眼突然黑朦或失明、失语等;一是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
眩晕、恶心、呕吐、
耳鸣、暴聋及面部感觉障碍。上述两组症状,在同一病人身上可单独出现,也可先后或同时发生。
发生TIA后,决不可忽视,应积极防治。首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和其他血管扩张药,还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练
气功等。但切不可从事过于激烈的活动,同时切忌过度劳累,保持生活规律化,杜绝
酗酒,严格
戒烟,合理安排饮食,少吃动物
脂肪和高
胆固醇食物,多吃
大豆制品、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应定期到医院检查血压、血脂、血糖、胆固醇、眼底、
心电图及心功能,发现异常时,积极治疗。
怎样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起病急骤,常突然起病,数秒钟或数分钟症状达高峰。
(3)多呈发作性,病程短,常呈一过性,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通常为数分钟或数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
(4)反复发作,多则每天发作数次,少则数月或数年1次,但每次发作的症状和体征基本相同。
(6)临床表现,以
偏瘫,失语,偏盲,偏身感觉障碍,或伴有精神症状者为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发作;若表现
头晕,面瘫,吞咽困难,共济失调及
交叉性瘫痪者,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发作。
(7)脑CT检查:正常或可见腔隙性梗塞灶。
怎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据报道,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约有1/2~3/4患者在3年内发展为
脑梗塞,经过治疗可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终止发作,或发作减少者占79.6%,不治疗自动停止发作者仅占20.38%。因此,对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当进行积极治疗,降低血液粘稠度,调整血液的
高凝状态,控制和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终止和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防或推迟
脑梗塞的发生。
(1)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主要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使之不能形成微小血栓。此类药物安全简便,易被患者接受。常用肠溶阿斯匹林,50~100毫克,每日1次;
潘生丁50~100毫克,1日3次。
(3)抗凝治疗若患者发作频繁,用其他药物疗效不佳,又无出血疾患禁忌者,可抗凝治疗。常用药物肝素、
双香豆素等。如肝素可用超小剂量1500~2000μ加5%~10%葡萄糖500毫升静滴,每日1次,7~10天为1疗程。必要时可重复应用,疗程间隔时间为1周,但在应用期间,要注意出血并发症。
藻酸双脂钠是一种新型类
肝素类药物,能使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Ⅷ相关抗原降低,使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抗凝,溶栓,降脂降粘的作用。可口服或滴服,口服50~100毫克,1日3次;静滴2~4毫克加10%葡萄糖500毫升,20~30滴/分,10天为1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
(4)扩血管治疗 可选用培他定、
脑益嗪、
西比灵、
喜得镇、
卡兰片等。常用剂量:培他定1 0毫克,每日3次;
脑益嗪25毫克,每日3次;
西比灵6毫克,每日两次;喜得镇3毫克,每日3 次;卡兰片5毫克,1日3次,口服。
(5)活血化瘀中药丹参、
川芎、
桃仁、红花等,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对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一定作用,可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