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k-Tock模式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特点

Tick-Tock:奇数年更新制作工艺,偶数年更新微架构。
Tick指每隔两年的奇数年推出核心面积更小、制程更先进的处理器; Tock指每隔两年的偶数年推出新架构的处理器。
Tick-Tock就是时钟的“嘀嗒”的意思,一个嘀嗒代表着一秒,而在Intel的处理器发展战略上,每一个嘀嗒代表着2年一次的工艺制程进步。每个Tick-Tock中的“Tick”,代表着工艺的提升、晶体管变小,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原有的微架构,而Tick-Tock中的“Tock”,则在维持相同工艺的前提下,进行微架构的革新,这样在制程工艺和核心架构的两条提升道路上,总是交替进行,一方面避免了同时革新可能带来的失败风险,同时持续的发展也可以降低研发的周期,并可以对市场造成持续的刺激,并最终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模式

Tick-Tock模式就是每隔两年就会推出新的制程技术,然后隔年推出新的微构架,如英特尔在2005年推出65nm工艺酷睿处理器以及酷睿微构架,2007年推出的45nm工艺Penryn处理器以及2008年Nehalem微构架,以及在2009年推出的32nm工艺Westmere处理器和2010年Sandy Bridge微构架,都是符合Tick-Tock研发模式。Tick-Tock研发模式将处理器技术不断推向新的高度,也是英特尔保持活力和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战略。
Intel现在的处理器开发模式是“Tick-Tock”,也是每两年更新一次微架构(Tock),中间交替升级生产工艺(Tick)。Nehalem是采用45nm工艺的新架构,而2009年的Westmere将升级到32nm,2010年的Sandy Bridge又是新架构。最新情报显示,Intel将在2012年4月推出“IVY Bridge”,也就是Sandy Bridge的22nm工艺升级版;2013年再推出“Haswell”,基于22nm工艺的又一个新架构。 现在已经可以基本确定Intel 22nm之后的下一站将停留在15nm,已经有很多证据证明了这一点,据说台积电也是如此,不过也有说法提到了16nm、14nm等不同节点,而且IBM/AMD的规划就是16nm。再往后应该就是11nm,不过Intel也曾在不同场合提及过10nm,看来遥远的未来仍然充满了未知数。 代号方面之前有人说2013年的22nm Haswell后边是应该是Rockwell,按惯例架构不变、工艺升级,不过SemiAccurate网站今天曝料称, 其实真正迈入后20nm时代的将是“Broadwell”,再往后工艺不变、架构革新的将是“SkyLake”(另一说Sky Lake),届时甚至可能会集成源于Larrabee项目的图形核心,当然前提是Intel能够真正找到充分发挥x86架构图形效率的门路。 还要往后?那我们再说一个名字“ Skymont”。可以预料,到时候又会升级工艺了,按照现在的初步规划将会是11nm,但怎么着也得是 2016年的事情了。
65nm Merom - Tock
45nm Penryn - Tick
45nm Nehalem - Tock
32nm Westmere - Tick
32nm Sandy Bridge - Tock
22nm Ivy Bridge - Tick
22nm Haswell - Tock
14nm Broadwell - Tick
14nmBraswell - Tock
11nm Skymont(平台代号) - Tick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