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夫人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生平

延佑四年(1317)封魏国夫人,世称管夫人。殊有才略,聪明过人。翰墨、词章无所不通,为元代著名女诗人。虔信佛法,手书《金刚经》数十卷,以施名山名僧。
元仁宗(爱育黎袚力八达)命书《千文》,敕玉工磨玉轴,送秘书监,装池收藏。又命孟頫妻之体为六卷,子雍,亦书一卷,且曰:“今后世知我朝有善书妇人,且一家皆能书,亦奇事也。”书牍行楷,与孟頫殆不可辨同异,卫夫人之后无与俦者。明《张丑管见》云:“仲姬作草书得章帝、索靖、皇象遗意。”手写《璇玑图诗》,五色相间,笔法工绝。善画墨竹、梅、兰,晴竹新篁,是其始创,为后人模范。亦工山水、佛像。
曾画《悬崖朱竹》一柱,杨廉夫为之诗。又有《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于湖州瞻佛寺画《竹石图》粉壁一堵;高约丈余,广有一丈五六尺。画土坡上一巨石,作飞白,勾皱法,只有数笔画识。石之前后齐右有数竿修竹,高有三四尺,是为晴竹,亭亭如生,使人望去清风徐来,寒气袭骨。抑且用笔熟脱,纵横苍秀,绝无妇人女子之态,堪称古今奇画,堪称“神品”。
故宫博物院藏有其至大元年(1308)于碧浪湖舟中所作《水竹图卷》,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有其大德六年(1302)所作《鱼篮观音图》轴。其《墨竹图》用笔尖劲,密叶处有赵孟頫加笔,款落“仲姬画与淑琼”,辑于《中国绘画史图录》。又通女红,尤精刺绣。广东番禺叶玉甫藏其自绣作《十八应真图》一册,中有元高僧中锋明本题跋。林纾《跋王砚田画卷》:“ 惠卿偕其德配 万柳,夫人筑楼南湖,终日餐咽山光,长斋读画,几於管夫人之从松雪,无有是也。”

作品

著《墨竹谱》1卷,传世作品有《水竹图卷》、《秋深帖》、《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等。元仁宗尝将,管夫人及赵雍书法合装一卷轴,藏之秘书监,曰:“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亦奇事也。”管夫人有一首著名的《我侬词》,据说赵孟頫50岁时想效仿当时的名士纳妾,又不好意思告诉老婆,老婆知道了,写下这首词,而赵孟頫在看了《我侬词》之后,不由得被深深地打动了,从此再没有提过纳妾之事。《我侬词》全文如下:“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qín),死同一个椁(guǒ)。”

轶事

值得一提的是《秋深帖》,纵26.9厘米、横53.3厘米,字共计十八行,全帖为行书,其笔力扎实、体态修长,秀媚圆润,畅朗劲健。
《秋深帖》整篇文字断句、起笔不拘一格,结构错落有致,研读观赏之下,每一处的起笔、停顿、运势,都有其章法,却又化章法于无形,体现出书法家艺术技巧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这封家书以管夫人的口吻写道:“道升跪复婶婶夫人妆前,道升久不奉字,不胜驰想,秋深渐寒,计惟淑履请安。” 当时季节渐入深秋,书信表达了他们关心长辈的思念。信中还向婶婶讲述了家里的亲戚往来,“近尊堂太夫人与令侄吉师父,皆在此一再相会,想婶婶亦已知之”。
只是在这帖页末尾的落款,字迹模糊,虽然署了夫人的名字,却一眼看得出是经过涂改的。
赵孟頫和管夫人感情至深,所以大部分专家认为,《秋深帖》应该是赵孟頫\代替夫人管道升所写。从字迹上看,《秋深帖》笔体温和、典雅,正与其行书特点相契合。专家推测,可能是代夫人回复家信,而他信笔写来一时忘情,末款署了自己的名字,发觉之后,深爱妻子的赵孟頫觉得属自己的名字不妥,所以连忙又改了过来。究竟如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