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状熔岩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简介

枕状熔岩(Pillow Lava)
具有枕状构造并认为是在水下环境中枕状熔岩形成的那些熔岩的总称。它由稍不
枕状熔岩

枕状熔岩

规则的椭圆体或多数球体聚集而成,在每个椭圆体上发育有从中心向外放射的裂隙,看上去就像枕头似的(见图)。椭球体的中心由较粗粒的岩石组成,周围部分则为极细粒结构,有时为玻璃质。这种熔岩常是玄武岩质或安山岩质,多见于细碧岩中。

形状

枕状熔岩呈椭球状,并叠加在一起。椭球的表面是玻璃质,内部有发射状构造,外形浑圆,状似枕头。是熔岩在水中迅速冷却、凝结而成。

形成原因

枕状熔岩是火山在水下喷发形成的,外形浑圆形似堆叠在一起的枕头。
当熔岩从水下流出时,由于快速的冷却使熔岩流表面形成韧性的固体外壳。随着熔岩流内部压力增大,外壳破裂,就会象挤牙膏一样,挤出新的熔岩,随后再次形成外壳
枕状熔岩

枕状熔岩

。如此循环往复,便产生的枕状熔岩。
如果一座火山在海底爆发, 由于海水的温度低, 岩浆一离开火山口, 便会迅速冷却收缩, 而在火山口附近形成一小包像枕头形状的熔岩, 称为枕状熔岩。
新的岩浆再冒出, 会将之前冷却凝固的枕状熔岩向两边推开, 如此渐渐就会形成一小堆的枕状熔岩堆积在火山口附近。

枕状熔岩和绳状熔岩的区别

绳状熔岩

绳状熔岩又称结壳熔岩或波状熔岩,表面似波状起伏或似长绳盘绕,是熔岩流动过程中起伏卷动所造成。

枕状熔岩

枕状熔岩呈椭球状,并叠加在一起。椭球的表面是玻璃质,内部有发射状构造,外形浑圆,状似枕头。是熔岩在水中迅速冷却、凝结而成。

西藏安多发现枕状熔岩

1980年6月,在西藏安多县东巧区附近第一次发现了一套保存很好的枕状熔岩。这套枕状熔岩的发现,联系到它所处的地质环境,在地质上是很有意义的。
枕状熔岩

枕状熔岩

东巧枕状熔岩位于东巧区东南约7公里的当木曲沟口右岸山坡上,出露范围长约2公里,宽约300一500米。呈北西西向延伸。枕状熔岩的产状为走向290,倾向南西,倾角为70左右,与区域地层产状近似一致。
枕状熔岩岩性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有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玄武安山岩等。枕状体大小一般在30一60厘米左右,很多大的超过l米以上。枕状体大多呈椭圆形,横断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具同心圆状构造。枕状体表面常具气孔及杏仁状构造,一些枕状体外圈较表面具棕褐色的冷凝边。枕状体与枕状体之间为灰绿色斑杂暗紫色的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的基质,多具千枚状构造,有些也见具有气孔及杏仁构造。枕状熔岩的成因一般认为是岩浆自水下喷出后,顺坡流动,快速冷凝而形成。
枕状熔岩之北为超基性岩,岩体亦呈北西西向延展,与枕状熔岩大体平行排列,岩体东西延伸很长,斜切了兹格塘错西南角。岩体以斜辉辉杆岩为主,夹有纯杆岩、斜辉杆揽岩和辉石岩,在纯杆岩中常含铬铁矿。岩石相当破碎,不同岩石问、矿脉与围岩间界线清晰,常有明显的断层分隔。岩体侵入在侏罗纪、砂页岩夹灰岩的地层中,而被早白垩世的圆笠虫灰岩所不整合,说明这个岩体大约是在一亿三千万年到一亿五千万年间形成的。
枕状熔岩之南为暗灰绿色泥质硅质岩,含钙质,中薄层状,具细条带状构造,它可能是夹在浅灰绿色中薄层状泥质钙质粉砂岩及泥灰岩中。在这些地层中还见有火山岩、辉绿岩等,火山岩中还见有硅质岩及红色灰岩碎块。这套地层总体似为火山岩、薄层哇质岩、钙质泥岩(可能含凝灰质)的互层,类似深海相复理石沉积。
枕状熔岩的外貌与现代大西洋底的枕状熔岩几乎一模一样;与公认为典型蛇绿岩地区阿曼的枕状熔岩、日喀则地区的枕状熔岩都无多大区别。因此,东巧枕状熔岩很可能亦属蛇绿岩套中的枕状熔岩层;而且东巧一带还有超基性岩、辉绿岩、火山岩、硅质岩及深海相复理石,因此,在这里存在一条蛇绿岩——地缝合线是完全可能的。它代表了一亿五千万年前的大洋底,是一条比雅鲁藏布江缝合线更早的缝合线。

相关知识

科学名词:岩石圈
顾名思义,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我们要理解岩石圈的概念,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地壳和上地幔?进而了解岩石在地壳和上地幔中是如何分布的?
大家知道地球是一个半径有6370多公里的椭球体,它从表面向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地壳是地球的最表层,由于地球表面有陆地和海洋,因此,又有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之分。大陆地壳一般厚度为33-35公里,最厚地区大约为50-70公里。我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平均厚度可以达到70公里。
大陆地壳通常分为三层,由三种不同成分的岩石组成。最上面是沉积岩层,向下依次是玄武岩层和花岗岩层;
大洋壳的厚度很小,平均仅为6-8公里;大洋地壳最上面是很薄的海底沉积物,向下是玄武岩,在海底形成的玄武岩由于海水的作用,岩石被塑造成一个接一个排列的“枕头”,地质学家把这种玄武岩叫做“枕状熔岩”,这是在大陆玄武岩中见不到的一种地质现象。深海钻探和地震研究发现,洋壳玄武岩下面还发育有岩墙状的辉长岩和辉绿岩,以及由超镁铁质岩石蚀变形成的蛇纹岩。
从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结构可以看出,遍布于地壳中的岩石在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洋壳和陆壳在岩石组成上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大洋地壳中至今没有发现花岗岩层,而在大陆地壳中花岗岩体却有大面积的分布。
在我们对地壳的结构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人们自然会问:地幔又是由什么岩石组成的呢?它们和地壳中的岩石又有什么不同?在地球结构中,地幔厚约2800公里,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部分。上地幔主要由橄榄岩类组成,下地幔是由密度高的铁镁氧化物组成。
根据地球物理测量的研究成果,上地幔顶部主要是由镁铁质和超镁铁质成分的岩石组成的,只是橄榄岩类岩石比地壳中的硅铝质和硅镁质岩石的比重要大。由于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都是由岩石组成的,所以,地质学家们把它们统称为岩石圈。岩石圈厚度不均一,通常认为在大洋中脊处岩石圈厚度接近于零,到大陆下部大约100-150公里处,岩石圈厚度和地球的半径比较起来,只是薄薄的一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早在1926年,地震学家古德宝就发现在坚硬的岩石圈下边存在着一个低速带,这个低速带相当于软流圈,深度大约在100-250公里。实际上,软流圈并不软。从计算和模拟实验表明,在软流圈中,只有大约0.5%的局部地区发生了熔化。但是,因为岩石圈刚性较大,相比之下,软流圈就多少带有一点塑性和流动性。
1910年,德国气象学家A-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板块构造学说问世。这个学说的实质是岩石圈板块运动学,连续的地震活动带把岩石圈分裂分割成若干大小不同的板块在软流圈上漂移。实际上,不仅大陆板块在漂移,大洋板块也在漂移。科学家们在古气候、古生物、古地磁和深海钻探等很多方面找到了大陆飘移的证据。
岩石圈板块运动与岩石的形成和演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例如,岩浆岩带和变质岩带常分布在板块边缘,而且,板块的类型不同,岩石组合也随之变化;全球现代活火山也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界上,著名的环太平洋“火山链”是火山活动带,集中了全球三分之二的活火山。同时,火山活动带也是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