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叶龙芽草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主根不发达,侧根较多,纤细,根茎粗短,木质化,常有地下芽。茎高70-100厘米,被疏柔毛及短柔毛。叶为间断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3-4对,上部1-2对,叶柄被疏柔毛及短柔毛,小叶无柄,菱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6厘米,宽1.5-3厘米,顶端急尖至圆钝,基部阔楔形或楔形,边缘有粗大圆钝锯齿,上面伏生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下面脉上横生疏柔毛,脉间密被短柔毛;托叶宽大,呈扇形,或宽卵圆形,边缘具粗大圆钝锯齿或浅裂片。花序极为疏散,花间距1.5-4厘米,花序轴纤细,被短柔毛及疏柔毛,花梗长1-3毫米;苞片3深裂,裂片带形,小苞片1对,卵形,有齿或全缘;花直径7-9毫米;萼片5,三角长卵形,花瓣黄色,倒卵长圆形,雄蕊17-24枚;花柱2,柱头微扩大,头状。果实圆锥状半球形,外面有10条肋,被疏柔毛,顶端有数层钩刺,向外开展,连钩刺长约5毫米,最宽处直径约4毫米。花果期7-8月。

生长分布

产吉林、辽宁山东浙江苏联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生林缘及山坡灌丛旁,海拔500-800米。

物种历史

过去不少研究者和书志著者,在实际鉴定工作中,并没有真正找到国产托叶龙芽草,而曾将东北地区托叶长达2厘米的龙芽草A. pilosa Ldb.错误鉴定成本种,而又将托叶龙芽草真正的标本误定放入黄龙尾A. pilosa Ldb. var. nepalensis (D. Don) Nakai中,但是只要抓住托叶龙芽草上述主要特征,而不要单纯注意托叶的大小,就容易把托叶龙芽草区别出来。
托叶龙芽草最初发现在朝鲜中部,根据原宽和黑泽幸子 (Hara & Kurosawa 1968) 叙述,从日本北海道向南到九州,历史上仅在12处孤立的地点采到,在中国从黑龙江向南到浙江也只有几处孤立的地方采到,现有标本为数不多,分布甚为稀见。

相关的种

欧洲龙芽草Agrimonia eupatoria L.
  大花龙芽草(亚洲亚种)Agrimonia eupatoria L. subsp. asiatica (Juz.) Skalicky
  欧洲龙芽草(原亚种)Agrimonia eupatoria L. subsp. eupatoria
  小花龙芽草Agrimonia nipponica Koidz. var. occidentalis Skalicky ex J. E. Vidal
  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
  黄龙尾(变种)Agrimonia pilosa Ledeb. var. nepalensis (D. Don) Nakai
  龙芽草(原变种)Agrimonia pilosa Ledeb. var. pilosa

参考文献

Agrimonia coreana Nakai, Rep. Veget. Diana. Mt. 71. 1918. nom. nud. et Koryo-no-lppan 83. 1932. cum descr. Latin; Kitagawa, Lineam. Fl. Mansh. 257. 1939, et in Journ. Jap. Bot. 38: 305. 1963. ——A. velutina Juzep. in Fl. URSS 10: 420. Pl. 25, f. 5. 1941. ——A. pilosa Ldb. var. coreana (Nakai) Liou et Cheng, Fl. Pl. Med. Chin. Bor. ——Orient. 94. 1959.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