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龙芽草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主根粗短,常呈块状,周围生多数纤细侧根,根茎稍长,基部常有地下芽。茎高30-90厘米,上部密被短柔毛,下部密被黄色长硬毛。叶为间断奇数羽状复叶,下部叶通常有小叶3对,稀2对,最下面一对小叶通常较小,中部叶具小叶2对,最上部1-2对,稀仅3出,叶柄被疏柔毛及短柔毛;小叶片无柄或有短柄,稜状椭圆形或椭圆形,最宽处常在叶片中部或近中部,长1.5-4厘米,宽1-2厘米,顶端通常急尖或圆钝,基部宽楔形,边缘有圆齿,上面伏生疏柔毛,下面沿脉上横生稀疏长硬毛,被稀疏腺体或不明显;托叶镰形或半圆形,稀长圆形,边缘有急尖锯齿,茎下部托叶常全缘。花序通常分枝,纤细,花梗长1-3毫米;苞片小,3深裂,小苞片1对,卵形,通常不分裂,顶端短渐尖;花小,直径4-5毫米;雄蕊5枚,稀10枚;心皮2,常1枚完全发育,花柱2,柱头小,头状。果实小,萼筒钟状,半球形,外面有10条肋,被疏柔毛,顶端具数层钩刺,开展,连钩刺长4-5毫米,最宽处直径2-2.5毫米。花果期8-11月。

产地分布

安徽浙江广东广西、贵州东南部、江西(井冈山、山)。老挝北部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生山坡草地、山谷溪边、灌丛、林缘及疏林下,海拔200-1500米。

本种提示

本种的原变种产日本,后者的主要特点在于:根不扩大呈块状,下部叶只有两对小叶,且下面一对小叶很小,上部叶为三出叶。
本种形态近似龙芽草 A. pilosa Ldb.,但本种的主要特点在于:花较小,直径4-5毫米;果实较小,连钩刺长4-5毫米,最宽处2-2.5毫米,且钩刺在成熟果实上开展而不向内靠合;小叶稜状椭圆形,最宽处在中部,小叶下面脉上横生稀疏长硬毛,两者易于识别。
据北川政史(M. Kitagawa)意见,日本龙芽草 A. nipponica Koidz. 应列为龙芽草之变种 A. pilosa Ldb. var. nipponica (Koidz.) Kitamura,不应独立成种,其异点为植株细弱,小叶片3-5,先端圆钝,花朵较小。大井次三郎(J. Ohwi)从之,见 Fl. Japan, 539. 1965. 因此,小花龙芽草的命名问题,有待今后研究解决。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