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四镇节度使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概述

安西节度使,又称四镇节度使、安西四镇节度使,抚宁西域,治龟兹城(今新疆库车),统辖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唐天宝年管兵两万四千人。
地图

地图

唐贞观十四年九月二十二日,侯君集平高昌国,于西州置安西都护府,治交河城。《新唐书·龟兹传》记移都护府至龟兹事在阿史那社尔执龟兹王诃黎布失毕至长安献俘之后,拜布失毕左武卫中郎将,始徙安西都护于其国,统于阗、碎叶、疏勒,号“四镇”。
自安西都护府迁到龟兹后,就有“四镇”这个专门的词,

设置简介

开元四年(716)﹐唐玄宗李隆基以陕王嗣升遥领安西大都护﹐充河西道四镇诸蕃部落大使﹐实际经略四镇的为副大使郭虔瓘
开元六年﹐又任命汤嘉惠为四镇节度经略使,从此四镇由专设的节度使统领﹐四镇节度使或称碛西节度使。节度使常驻安西府城龟兹,由安西都护兼领,又称安西节度使
开元七年,西突厥十姓可汗请居碎叶城,四镇节度使汤嘉惠建议以焉耆镇代替碎叶镇,故开元七年以後的安西四镇又是龟兹﹑于阗﹑焉耆﹑疏勒。
安史之乱后,安西﹑北庭以及河西﹑陇右驻军大部内调,吐蕃乘虚陆续占领陇右﹑河西诸州﹐安西四镇与朝廷的通道中断﹐然而,四镇留守军队仍坚守各镇。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四镇留守郭昕的表奏到达长安,朝廷又任命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并且诏令四镇将士均迁升七资,作为奖励他们坚守四镇之功。
贞元五年(789),中国高僧悟空回国,途经疏勒镇,会见镇守使鲁阳。到于阗镇,见到镇守使郑据。到龟兹,见到四镇节度使﹑安西副大都护郭昕。到焉耆镇,会见镇守使杨日佑。说明这时安西四镇仍为唐守。但此後不过二三年,北庭及安西四镇相继陷於吐蕃。後经历与回鹘的激烈争夺。9世纪中叶回鹘相继据有天山南北及安西四镇。
唐安西四镇在历史上存在了一个半世纪,它对於唐朝政府抚慰西突厥,保护中西陆上交通要道,巩固唐的西北边防,都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安西四镇历史

中国唐代前期在西北地区设置、由安西都护府统辖的四个军镇。贞观十四年(640)八月唐灭高昌国,九月置安西都护府西州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交河故城遗址),管理西域地区军政事务。二十二年,唐军进驻龟兹国以后,便将安西都护府移至龟兹国都城(今新疆库车),同时在龟兹、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四城修筑城堡,建置军镇,由安西都护兼统,故简称安西四镇。贞观以后,安西四镇时置时罢,军镇也有所变动。调露元年(679),在唐安抚大使裴行俭平定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等人的反叛后,以碎叶水旁的碎叶镇城代焉耆。从此安西四镇是碎叶、龟兹、于阗、疏勒。开元六年(718),唐玄宗任命汤嘉惠为四镇节度经略使,从此四镇由专设的节度使统领。四镇节度使或称碛西节度使。节度使常驻安西府城龟兹,由安西都护兼领,又称安西节度使。七年,汤嘉惠建议以焉耆镇代替碎叶镇,故开元七年以后的安西四镇又是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安史之乱后,安西、北庭以及河西、陇右驻军大部内调,吐蕃乘虚陆续占领陇右、河西诸州,安西四镇与朝廷的通道中断,然而,四镇留守军队仍坚守各镇。不久,北庭及安西四镇相继陷于吐蕃。9世纪中叶,回鹘据有天山南北及安西四镇。唐安西四镇在历史上存在了一个半世纪,它对于唐朝政府抚慰西突厥,保护中西陆上交通要道,巩固唐的西北边防,都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