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肋鹦嘴鱼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概况

命名者:( Bleeker, 1853)
俗名: 鹦哥、青衫(雄)、蚝鱼(雌)
英文俗名:
Red parrotfish;
Bluechin parrotfish
是否有毒鱼类:否
经济型鱼类:是
食用鱼类:是
观赏鱼类:否
同种异名:
Red parrotfish;
Bluechin parrotfish

分布

世界分布:本鱼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台湾琉球群岛菲律宾、印尼、帕劳、马绍尔群岛等海域。

特征

本鱼体延长而略侧扁。初期头部轮廓呈平滑的弧型,随着成长其吻部增长,使吻之背侧呈平直状。开始型雌鱼,全身为均一致之鲜红色,腹部之色调则较深。终端型雄鱼的特征是颊部具有一不规则的蓝色大斑。齿板之外表面平滑,上齿板几被上唇所覆盖;齿板无犬齿;每一上咽骨具1列臼齿状之咽头齿。具新月状的尾鳍。背鳍硬棘9枚、背鳍软条10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9枚。体长可达45厘米。
后鼻孔并不明显的大于前鼻孔。背鳍前中线鳞约6;颊鳞3列,上列为5-6;中列为6鳞;下列为1-2鳞。胸鳍具15软条。尾鳍于成体时为凹形,大成鱼时为新月形。成体之体色均为鲜丽的红色;鳞片具深红色之外缘;体侧具有5条深色之色带,或不显;各鳍皆为红色,无明显之其它斑纹。以前所记载之红鹦哥鱼(Scarus atropectoralis)为同种异名。 本鱼体延长而略侧扁。初期头部轮廓呈平滑的弧型,随着成长其吻部增长,使吻之背侧呈平直状。开始型雌鱼,全身为均一致之鲜红色,腹部之色调则较深。终端型雄鱼的特征是颊部具有一不规则的蓝色大斑。齿板之外表面平滑,上齿板几被上唇所覆盖;齿板无犬齿;每一上咽骨具1列臼齿状之咽头齿。具新月状的尾鳍。背鳍硬棘9枚、背鳍软条10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9枚。体长可达45厘米。

生态

本鱼喜独游于礁湖及珊瑚礁外之海域,通常在沿海峭壁见到。

经济利用

食用鱼类,可作鱼松,亦可切块作成味增汤。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