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羽肠蕨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基本信息

科拉丁名:Athyriaceae
属拉丁名:Diplaziopsis
国内分布: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及南部(广南、西畴、马关、金平、元阳、勐腊、勐海、贡山)、贵州(赤水)、海南(琼中五指山、白沙南高岭)、台湾(台北、桃园、新竹、花莲、南投、嘉义、屏东)。
国外分布:印度、菲律宾、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命名来源:(云南植物研究)[]
中国植物志:3(2):501

阔羽肠蕨

植物形态

根状茎直立,顶端连同叶柄基部被褐色、全缘的披针形鳞片,基部有发达的铁丝状肉质长根;叶簇生。

叶子形态

顶端急缩成尾状(尾尖长可达2.5厘米),基部圆截形或浅心脏形,两侧全缘,顶生羽片和侧生的同形,常较大,长可达23厘米,基部常不对称,柄长达2厘米,基部羽片较短;叶脉两侧明显,主脉粗壮,侧脉网状,在主脉两侧各形成2-4行网孔,每组2条侧脉出自主脉,常在基部分叉或彼此分开,罕见从基部以上分叉,略斜展,网孔外的小脉在近叶边处分离,但不达叶边。叶干后近膜质,上面深绿色,下面绿色。

孢子形态

孢子囊群粗线形,长达1.5厘米,接近主脉,彼此相距约4毫米,生于二叉分枝侧脉的上侧1脉,下侧1脉不育;囊群盖腊肠形,粗肥,幼时薄膜质,包围整个孢子囊群,成熟时变厚,从背面不规则破裂或整个从上侧边向轴张开,宿存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