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鼠因其酷似宫崎俊创作的电影《TOTORO》中的卡通龙猫,后被香港人改名叫“龙猫”。因其毛皮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使其遭到大规模捕杀,野生绒鼠于20世纪中叶绝迹。1922年,美国人M.F.Chapman首先将8公3母共11只绒鼠带回美国加州,开始人工繁殖饲养。后又陆续捕捉较多野生绒鼠,逐渐开始大规模人工养殖。目前世界上绒鼠的饲养量约40-50万只左右,饲养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国(南北纬40度附近,这里的气候最适合其生长)。
绒鼠外形与兔和松鼠十分相似,体形小而肥胖,头部似兔,尾巴似松鼠。绒鼠有一双大而亮的眼睛,鼻侧长有许多长短不一的胡须,触觉灵敏。耳朵大而薄,钝圆形。前肢短小,有5趾,后肢强壮,有4趾,善于跳跃。绒鼠背部和两侧毛呈灰蓝色(还有其它一些人工培育的颜色),腹部渐淡至白色,体毛分布均匀,每个毛孔一般能长出50~60根绒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