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鼻病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病因

从事开采、冶炼、镀铬、颜料、染料、油漆、鞣皮、橡胶、陶瓷、照相和印刷业的劳动者,都有机会接触到铬化合物。六价铬低浓度有致敏作用,高浓度对皮肤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症状

铬鼻病患者一般有流涕、鼻塞、鼻衄、鼻干燥、鼻灼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及鼻黏膜充血、肿胀、干燥或萎缩等特征。凡鼻中隔黏膜糜烂、溃疡,鼻中隔软骨部穿孔者,即可疑似为铬鼻病。

诊断

原则
根据密切接触六价铬化合物的职业史和有关的临床表现,排除其他原因所致鼻部损害,结合作业环境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方可诊断。
标准 铬鼻病患者可有流涕、鼻塞、鼻衄、鼻干燥、鼻灼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及鼻粘膜充血、肿胀、干燥或萎缩等体征。凡有以下鼻部体征之一者,即可诊断为铬鼻病。
a. 鼻中隔粘膜糜烂,少数情况下为鼻甲粘膜糜烂;
b. 鼻中隔粘膜溃疡;
c. 鼻中隔软骨部穿孔。

治疗原则

以对症治疗为主。局部可应用硫代硫酸纳溶液或溶菌酶制剂;对鼻中隔穿孔患者,必要时可施行鼻中隔修补术。

劳动能力鉴定

1、鼻粘膜糜烂较重患者,可暂时脱离铬作业。
2、鼻粘膜溃疡患者应暂时脱离铬作业,久治不愈者可考虑调离铬作业。
3、凡出现鼻中隔穿孔,应调离作业。

健康检查要求

1、铬作业工人就业前体检应作耳鼻咽喉科检查, 注意皮肤病史。
2、铬作业工人应每半年作耳鼻咽喉专科检查一次。

职业禁忌证

a. 严重的慢性鼻炎、副鼻窦炎、萎缩性鼻炎及显著的鼻中隔偏曲。
b. 严重的湿疹和皮炎。
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 (参考件)
A1 本标准只适用于由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职业性鼻部损害。铬对皮肤损害可参照GB 7804- 87《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处理。
A2 鼻中隔穿孔也可由氟盐、食盐、五氧化二钒等引起,或因梅毒、结核、外伤等原因发生,故诊断时应结合就业前体检资料、患者毒物接触史和作业环境调查进行鉴别诊断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