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铃子散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详细介绍

〖方源〗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 金铃子 玄胡索各一两(各9g)
〖用法〗 为细末,每服三钱(9g),酒调下。
〖方歌〗 金铃子散止痛方,玄胡酒调效更强,疏肝泄热行气血,心腹胸肋痛经匡。
〖主治〗 肝郁化火证。心胸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功用〗 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病机〗 本方治证为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所致。
〖运用〗
1.本方为治疗肝郁化火诸痛证的代表方剂。以胸腹胁肋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为证治要点。
2.若用于痛经,可酌加当归、益母草、香附等以增强行气活血之功;用于疝痛,可酌加橘核、荔枝核等以加强行气止痛之力。
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胆囊炎等属肝郁化火者,均可加减用之。
〖注意事项〗因本方具有活血作用,孕妇慎用。

卷十

〖组成〗金铃子肉49枚(锉碎如豆大,不令研细,用巴豆49枚,去皮不令碎,与金铃子肉同炒至金铃子深黄色,不用巴豆),茴香1两(炒)。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
〖主治〗膀胱疝气,闭塞下元,大小便不通,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2钱,食前温酒调下。

卷本

万氏卷三

【来源】《万氏女科》卷三。
【组成】川楝(去核)1钱,小茴(炒)1钱,破故纸1钱,桂心1钱,木香(汁)1钱。
【主治】产时寒气客于子门,入于小腹;或坐卧不谨,使风冷之气,乘虚而入,此疝也。但不能胀,且无形影。
【用法】加生姜为引,入木香汁,水煎。食前热服。

朱氏卷三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三。
【组成】川楝子1两(净),斑蝥14个(去头翅足),巴豆14个(去壳并心,劈开作2片)。
【主治】膀胱疝气,小肠偏坠,小腹撮痛,发则欲死,诸所不治者。
【禁忌】病退即止,不可过剂。
【制备】上2味同川楝肉于银石瓦器内慢火炒,令川楝肉带微黄焦色,取去斑蝥、巴豆2药不用,只将川楝子肉别安之一处,外用茴香3钱,重和前川楝子肉,用盐合炒令香,并前川楝子碾为细末。
【用法】每服2钱匕,空心温酒调下。若脏腑微利,痛即愈。病久而甚,不过3服。服后仍用安肾丸、沉香荜澄茄散吞服,以补其虚,则其疾永不作矣。
本方为治疗肝郁化火,气滞血瘀诸痛的常用剂。药虽两味,但功效卓著。方中川栋子清热行气,泄气分之热而止痛;延胡索活血行气,行血分之滞而止痛。服本方可使肝郁解而热自清,气血行而疼痛止。《古方选注》曰:「金铃子散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方虽小制,配合存神,却有应手取愈之功,勿以淡而忽之。」由于川楝子亦名「金铃子」,本方以其为主药,且剂型为散,用酒调下,故称「金铃子散」。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