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病毒病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基本信息

中文名:金瓜病毒病
英文名: Ornamental gourd virus disease
病原中文名: 黄瓜花叶病毒组中的一个株系
病原拉丁学名: Cucumber mosaic virus简称CMV
病害类型:病毒
主要危害作物: 黄瓜花叶病毒寄主范围39科117种植物
主要为害部位: 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和果实

病原特征

病毒颗粒球状,直径28~30纳米。病毒汁液稀释限点1000~10000倍,钝化温度60~70℃,10分钟,体外存活期3~4天,不耐干燥,在指示植物普通烟、心叶烟及曼陀罗上呈系统花叶,在黄瓜上也现系统花叶。

传播途径

金瓜种子不带毒,病毒主要在田间多年生宿根植物上越冬,靠蚜虫传播蔓延。春播金瓜6~7叶期田间始见病株,进入盛花期进入发病高峰,膨瓜期病情趋于停滞。

发病条件

在同一株上,4~6节位的叶片易发病,后向前扩展,重病株开花前在雌花子房上即显症,果实症状多出现在膨瓜期。发病早的受害重。目前随种植面积扩大,该病为害有日趋严重之势。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毒病的品种。如:涡阳金丝瓜及上海崇明的86—1、86—2两个品系均表现抗病,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注意配合,可提高金瓜抗病性。
(3)采用金瓜与大麦间作,共生期20天左右,由于麦杆遮挡,可减轻蚜虫迁入,发病时期延后3~12天,可减缓发病。
(4)金瓜定植后,用银灰膜覆盖,可避蚜,减少毒病发生。
(5)必要时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灭蚜防病。
(6)发病初期喷洒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毒克星)500倍液、0.5%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倍液、NS一83增抗剂100倍液,植物病毒钝化剂-912,每667m2用药75克,加少量水调成糊状,用l kg开水浸泡12小时以上,充分搅匀晾凉后对水15kg,于定植、初果期、盛果期早晚各喷1次。此外,还可喷洒硫酸锌1000~1500倍液也有效。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