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与刑罚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第一版本

作 者:贝卡里亚
I S B N: 7500051441
页 数: 139
开 本: 32开
封面形式: 简装本
出 版 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5-1-1
市场价:¥12.00

内容简介

由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贝卡里亚的这部著作,篇幅不大但影响却极为深远,该书初版于1764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刑罚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全书洋溢着伟大的人道主义气息,对刑讯逼供和死刑进行了愤怒的谴责,鼓吹刑法改革,力介罪刑相适应的近代量刑原则。本书问世后立即给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声誉,被译为多种文字,它对地俄国、普鲁士以及奥地利等国的刑法改革具有重大的影响。该书被誉为刑法领域里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

评论

《论犯罪与刑罚》这本小书具有宝贵的精神价值,好似服用少许就足以缓解病痛的良药一样,当我阅读她时真感到解渴,我由此相信:这样一部著作必定能清除在众多国家的法学理论中依然残存的野蛮内容。
法国18世纪启蒙派思想家伏尔泰:《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

目录

外国法律文库序
致读者
一、 引言
二、 刑罚的起源 惩罚权
三、 结论
四、 对法律的解释
五、 法律的含混性
六、 关于逮捕
七、 犯罪嫌疑和审判形式
八、 证人
九、 秘密控告
十、 提示性讯问 口供
十一、 宣誓
十二、 刑讯
十三、 程序和时效
十四、 犯意、共犯、不予处罚
十五、 刑罚的宽和
十六、 关于死刑
十七、 驱逐和没收财产
十八、 耻辱
十九、 刑罚的及时性
二十、 刑罚的确定性和必定性 恩赦
二十一、 庇护
二十二、 悬赏
二十三、 刑罚与犯罪相对称
二十四、 衡量犯罪的标尺
二十五、 犯罪的分类
二十六、 叛逆罪
二十七、 侵犯私人安全的犯罪 暴侵
二十八、 侮辱
二十九、 决斗
三十、 盗窃
三十一、 走私
三十二、 关于债务人
三十三、 关于公共秩序
三十四、 关于政治惰性
三十五、 关于自杀和流亡
三十六、 难以证明的犯罪
三十七、 一类特殊的犯罪
三十八、 虚伪的功利观念
三十九、 关于家庭精神
四十、 关于国库
四十一、 如何预防犯罪
四十二、 总结
贝卡里亚传略
译后记

第二版本

出 版 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1
字 数: 86000
版 次: 2
页 数: 169
印刷时间: 2005-9-1
开 本: 定价:¥12.00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1820099

编辑推荐

《论犯罪与刑罚》这本小书具有宝贵的精神价值,好似服用少许就足以缓解病痛的良药一样。当我阅读她时真感到解渴,我由此相信:这样一部著作必定能清除在众多国家的法学理论中依然残存的野蛮内容。
——法国18世纪启蒙派思想家伏尔泰:《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

目录

致读者
一、引言
二、刑罚的起源 惩罚权
三、结论
四、对法律的解释
五、法律的含混性
六、关于逮捕
七、犯罪嫌疑人和审判形式
八、证人
九、秘密控告
十、提示性讯问 口供
十一、宣誓
十二、刑讯
十三、程序和时效
十四、犯意、共犯、不予处罚
十五、刑罚的宽和
十六、关于死刑
十七、驱逐和没收财产
十八、耻辱
十九、刑罚的及时性
二十、刑罚的确定性和必定性 恩赦
二十一、庇护
二十二、悬赏
二十三、刑罚与犯罪相对称
二十四、衡量犯罪的标尺
二十五、犯罪的分类
二十六、叛逆罪
二十七、侵犯私人安全的犯罪 暴侵
二十八、侮辱
二十九、决斗
三十、盗窃
三十一、走私
三十二、关于债务人
三十三、关于公共秩序
三十四、关于政治惰性
三十五、关于自杀和流亡
三十六、难以证明的犯罪
三十七、一类特殊的犯罪
三十八、虚伪的功利观念
三十九、关于家庭精神
四十、关于国库
四十一、如何预防犯罪
四十二、总结
贝卡里亚传略
新版后记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