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法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彼得森(Peterson,L.L.),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主任和教授,他于1985年的设计与实现。Peterson教授还是普林斯顿大学PlanetLabConsortium的主管、NSF的GENI行动计划规划组的主席,以及ACM的特别会员。
BruceS.Davie拥有英国爱丁堡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于1985年加入Cisco公司,并于1998年被授予Cisco特别会员荣誉称号。他主持设计了MPL.S协议,并开发了其他重要的因特网技术。Davie博士拥有近20年的网络与通信工程方面的经验,在加入Cisco之前曾担任贝尔通信研究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他还是IEEE的高级会员。

编辑推荐

《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法(原书第4版)》是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经典畅销教科书,凝聚了两位顶尖网络专家几十年的理论研究、实践经验和大量第一手资料,自出版以来已经成为网络课程主流教材,被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普度大学、得克萨斯大学、芝加哥大学等众多名校采用。
第4版秉承了前3版的特点,通过丰富的、基于实例的指导,来帮助读者理解计算机网络及其构件。全书的重点在于“为什么这样设计网络”——不仅详细叙述当今网络系统的组成,而且还阐述关键技术和协议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从而解决具体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法(原书第4版)》与传统网络教材最大的不同在于,不是按照OSI层次机械地介绍计算机网络,而是采用“系统方法”,将网络看成是交互式的复杂系统。每章开头都给出一些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或专业人员用新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每章的最后还会补充一些新的工具和资源,帮助读者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全面理解复杂网络及其应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

目录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序言
第1版序言
前言
第1章基础
1.1应用
1.2需求
1.2.1连通性
1.2.2成本-效益合算的资源共享
1.2.3支持公共服务
1.3网络体系结构
1.3.1分层和协议
1.3.2OSI体系结构
OSI体系结构,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国际标准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OSI模型。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1至4层被认为是低层,这些层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5至7层是高层,包含应用程序级的数据。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
1.3.3因特网体系结构
1.4实现网络软件
1.4.1应用编程接口(套接字)
1.4.2应用实例
1.4.3协议实现的问题
1.5性能
1.5.1带宽与时延
带宽(band width)又叫频宽,是指在固定的的时间可传输的资料数量,亦即在传输管道中可以传递数据的能力。在数字设备中,频宽通常以bps表示,即每秒可传输之位数。在模拟设备中,频宽通常以每秒传送周期或赫兹 (Hz)来表示。
在通讯和网络领域,带宽的含义又与上述定义存在差异,它指的是网络信号可使用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或者说是“频带的宽度”,也就是所谓的“Bandwidth”、“信道带宽”——这也是最严谨的技术定义。
在100M以太网之类的铜介质布线系统中,双绞线的信道带宽通常用MHz为单位,它指的是信噪比恒定的情况下允许的信道频率范围,不过,网络的信道带宽与它的数据传输能力(单位Byte/s)存在一个稳定的基本关系。我们也可以用高速公路来作比喻:在高速路上,它所能承受的最大交通流量就相当于网络的数据运输能力,而这条高速路允许形成的宽度就相当于网络的带宽。显然,带宽越高、数据传输可利用的资源就越多,因而能达到越高的速度;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善信号质量和消除瓶颈效应实现更高的传输速度。
网络带宽与数据传输能力的正比关系最早是由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ClaudeShannon所发现,因此这一规律也被称为Shannon定律。而通俗起见普遍也将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与“网络带宽”完全等同起来,这样“网络带宽”表面上看与“总线带宽”形成概念上的统一,但这两者本质上就不是一个意思、相差甚远。
1.5.2延迟和带宽的乘积
1.5.3高速网络
1.5.4应用程序性能需求
1.6小结
第2章直接连接的网络
2.1网络构件
2.1.1节点
“节点”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电力学中,节点是塔的若干部件的汇合点。机械工程学中,节点是在一对相啮合的齿轮上,其两节圆的切点。在网络拓扑学中,节点是网络任何支路的终端或网络中两个或更多支路的互连公共点。生化工程中,代谢网络分流处的代谢产物称为节点。在程序语言中,节点是XML文件中有效而完整的结构的最小单元。在作图软件MAYA中,节点是最小的单位。每个节点都是一个属性组。节点可以输入,输出,保存属性。
2.1.2链路
所谓链路就是从一个节点到相邻节点的一段物理线路,而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节点。
补充:在进行数据通信时,两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路径往往要经过许多段这样的链路。可见链路只是一条路径的组成部分。
2.2编码(NRZ、NRZI、Manchester、4BB)
用预先规定的方法将文字、数字或其他对象编成数码,或将信息、数据转换成规定的电脉冲信号。编码在电子计算机、电视、遥控和通讯等方面广泛使用。编码是信息从一种形式或格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
计算机硬件中,编码(coding)是指用代码来表示各组数据资料,使其成为可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的信息。代码是用来表示事物的记号,它可以用数字、字母、特殊的符号或它们之间的组合来表示
将数据转换为代码或编码字符,并能译为原数据形式。是计算机书写指令的过程,程序设计中的一部分。在地图自动制图中,按一定规则用数字与字母表示地图内容的过程,通过编码,使计算机能识别地图的各地理要素。
n位二进制数可以组合成2的n次方个不同的信息,给每个信息规定一个具体码组,这种过程也叫编码。
数字系统中常用的编码有两类,一类是二进制编码,另一类是二—十进制编码。
2.3组帧
2.3.1面向字节的协议(PPP)
2.3.2面向比特的协议(HDLC)
2.3.3基于时钟的组帧(SONET)
2.4差错检测
2.4.1二维奇偶校验
2.4.2因特网校验和算法
2.4.3循环冗余校验
循环冗余检查(CRC)是一种数据传输检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计算,并将得到的结果附在帧的后面,接收设备也执行类似的算法,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若CRC校验不通过,系统重复向硬盘复制数据,陷入死循环,导致复制过程无法完成。出现循环冗余检查错误的可能原因非常多,硬件软件的故障都有可能。
循环冗余检查(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就是在每个数据块(称之为)中加入一个FCS(Frame CheckSequence,帧检查序列)。FCS包含了帧的详细信息,专门用于发送/接收装置比较帧的正确与否。如果数据有误,则再次发送。
循环冗余检查(CRC)是一种数据传输检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计算,并将得到的结果附在帧的后面,接收设备也执行类似的算法,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若CRC校验不通过,系统重复向硬盘复制数据,陷入死循环,导致复制过程无法完成。
2.5可靠传输
2.5.1停止和等待
2.5.2滑动窗口
2.5.3并发逻辑信道
2.6以太网(802.3)
2.6.1物理特性
2.6.2访问协议
2.6.3以太网的经验
2.7环网(802.5,FDDI,RPR)
2.7.1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
2.7.2令牌环维护
2.7.3FDDI
2.7.4弹性分组环(802.17)
2.8无线网络
2.8.1蓝牙(802.15.1)
2.8.2Wi-Fi(802.11)
2.8.3WiMAX(802.16)
2.8.4蜂窝电话技术
2.9小结
第3章分组交换
3.1交换和转发
3.1.1数据报
Data gram
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的基本单元,包含一个报头(header)和数据本身,其中报头描述了数据的目的地以及和其它数据之间的关系。
完备的、独立的数据实体,该实体携带要从源计算机传递到目的计算机的信息,该信息不依赖以前在源计算机和目的计算机以及传输网络间交换。
在数据报操作方式中,每个数据报自身携带有足够的信息,它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整个数据报传送过程中,不需要建立虚电路,网络节点为每个数据报作路由选择,各数据报不能保证按顺序到达目的节点,有些还可能会丢失。
数据报工作方式的特点
1、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
2、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现象;
3、每一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都必须带有目的地址与源地址;
4、数据报方式报文传输延迟较大,适用于突发性通信,不适用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
3.1.2虚电路交换
3.1.3源路由选择
3.2网桥和局域网交换机
3.2.1学习型网桥
3.2.2生成树算法
3.2.3广播和多播
3.2.4网桥的局限性
3.3信元交换(ATM)
3.3.1信元
3.3.2分段和重组
3.3.3虚路径
3.3.4ATM的物理层
3.4实现和性能
3.4.1端口
3.4.2网状结构
3.5小结
第4章网络互联
4.1简单的网络互联(IP)
4.1.1什么是互联网
4.1.2服务模型
4.1.3全局地址
4.1.4IP中的数据报转发
4.1.5地址转换(ARP)
4.1.6主机配置(DHCP)
4.1.7差错报告(ICMP)
4.1.8虚拟网络和隧道
4.2路由
4.2.1用图表示网络
4.2.2距离向量(RIP)
4.2.3链路状态(OSPF)
4.2.4度量标准
4.2.5移动主机的路由
4.2.6路由器实现
4.3全球因特网
4.3.1划分子网
4.3.2无类路由(CIDR)
4.3.3域间路由(BGP)
4.3.4路由区
4.3.5IP版本6(IPv6)
4.4多播
4.4.1多播地址
4.4.2多播路由(DVMRP,PIM,MSDP)
4.5多协议标记交换
4.5.1基于目的地的转发
4.5.2显式路由
4.5.3虚拟专用网和隧道
4.6小结
第5章端到端协议
5.1简单的多路分解协议(UDP)
5.2可靠的字节流(TCP)
5.2.1端到端的问题
5.2.2报文段格式
5.2.3连接的建立与终止
5.2.4滑动窗口再讨论
5.2.5触发传输
5.2.6自适应重传
5.2.7记录边界
5.2.8TCP扩展
5.2.9其他设计选择
5.3远程过程调用
5.3.1RPC基础
5.3.2RPC的实现(SunRPC和DCE)
5.4实时传输协议(RTP)
5.4.1需求
5.4.2RTP细节
5.4.3控制协议
5.5性能
5.6小结
第6章拥塞控制和资源分配
6.1资源分配中的问题
6.1.1网络模型
6.1.2分类法
6.1.3评价标准
6.2排队规则
6.2.1FIFO
6.2.2公平排队
6.3TCP拥塞控制
6.3.1加性增乘性减
6.3.2慢启动
6.3.3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
6.4拥塞避免机制
6.4.1DECbit
6.4.2随机早期检测(RED)
6.4.3基于源的拥塞避免
6.5服务质量
6.5.1应用需求
6.5.2综合服务(RSVP)
6.5.3区分服务(EF和AF)
6.5.4基于等式的拥塞控制
6.6小结
第7章端到端的数据
7.1表示格式化
7.1.1分类方法
7.1.2例子(XDR、ASN.1、NDR)
7.1.3标记语言(XML)
7.2数据压缩
7.2.1无损压缩算法
7.2.2图像压缩(JPEG)
7.2.3视频压缩(MPEG)
7.2.4在网上传输MPEG
7.2.5音频压缩(MP3)
7.3小结
第8章网络安全
8.1密码工具
8.1.1密码原理
8.1.2对称密钥密码
8.1.3公钥密码
8.1.4认证码
8.2密钥预分发
8.2.1公钥的预分配
8.2.2对称密钥的预分发
8.3认证协议
8.3.1原始性和实效性技术
8.3.2公钥认证协议
8.3.3对称密钥认证协议
8.3.4Diffie-Hellman密钥协商
8.4安全系统
8.4.1极好隐私(PGP)
8.4.2安全外壳(SSH)
8.4.3传输层安全(TLS、SSL、HTTPS)
8.4.4IP安全(IPsec)
8.4.5无线安全(802.11i)
8.5防火墙
8.6小结
第9章应用
9.1传统应用
9.1.1电子邮件(SMTP、MIME、IMAP)
9.1.2万维网(HTTP)
9.1.3域名服务(DNS)
9.1.4网络管理(SNMP)
9.2Web服务
9.2.1定制应用协议(WSDL,SOAP)
9.2.2一个通用的应用协议(REST)
9.3多媒体应用
9.3.1会话控制和呼叫控制(SDP、SIP、H.323)
9.3.2多媒体应用的资源分配
9.4覆盖网络
9.4.1路由覆盖
9.4.2对等网(Gnutella,BitTorrent)
9.4.3内容分发网络
9.5小结
术语
习题选答
参考文献
……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