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斑大眼鲷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简介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拉丁属名:
Priacanthus
拉丁种名:
cruentatus
定名人:
(Lacepede)
年代:
1801
中文名:
斑鳍大眼鲷
ogenus:
Labrus
原始文献:
Hist. Nat. Poissons, vol. 3, pp. 452 and 522.
模式产地:
Martinique, W.Indies
俗名:
血斑大眼鲷
国内分布:
南海, 台湾
国外分布:
非洲, 锡兰, 菲律宾, 日本, 澳洲
备注:
在<<台湾鱼类志>>的勘误表中,将该种的属名更正为Heteropriacanthus
资料来源:
南海鱼类志:321-322. 中国鱼类系统检索:298. 台湾鱼类志:307.

特征:

体色鲜红,表皮坚韧不易剥除,尾鳍截形。

习性:

生活于5~300米海域,随着季节变化迁移洄游,为底栖鱼类。性凶猛,会发声。肉食性,以小鱼及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繁殖期在7~8月,最适水温约24.5~27℃,于夜间产浮性卵,约16小时后孵化,仔稚鱼具漂浮期。

分布:

全球热带海域,包括台湾南部、东北部及兰屿、绿岛海域。
本鱼体略高,侧扁,呈长卵圆形。眼特大,瞳孔正位于体中线上。吻短。口裂大,近乎垂直;下颌突出,颌骨、锄骨和腭骨均具齿。前鳃骨后缘及下缘具锯齿并具有一枚后向之强棘。头及体部皆被有粗糙坚实不易脱落之栉鳞,唯前鳃盖后部不具鳞。体呈红褐色,背部颜色较暗,在背鳍鳍条部、胸鳍及尾鳍上密布黑色小斑点。侧线完全,侧线鳞孔数63至81枚。背鳍单一,具硬棘10棘,软条11至13枚;臀鳍与背鳍几相对,具硬棘3枚,软条13至14枚;背鳍及臀鳍后端圆形;胸鳍短小;腹鳍中长,短于头长;在胸鳍上方有一弓状弯曲。尾鳍略突,接近截形,上下叶较突出。尾鳍末缘颜色较深。体长可达30厘米。
生态
栖息在礁湖或向海礁坡的浪拂区下方,属夜行性鱼类,白天常单独或一小群在一起,到了夜晚,则成群结队在水层中觅食,为肉食性。

附记:

经济性食用鱼。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