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新黄耆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纤细,上升,高10-35厘米,被白色或黑色伏贴毛。羽状复叶有21-41片小叶,长4-11厘米;叶柄长7-10毫米,连同叶轴疏被黑白两色伏毛;托叶中部以下合生,长4-10毫米,上面散生长毛,边缘具长缘毛,分离部分三角状披针形,长2-5毫米,先端渐尖,膜质;小叶对生或近对生,狭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8毫米,宽3-8毫米,先端圆形微缺,基部钝形,两面或仅下面疏被白色贴伏毛;小叶柄长约1毫米,有疏毛。短总状花序密集,腋生,生5-15花;总花梗长3-15厘米,连同花序轴疏生黑、白两色伏贴毛;苞片披针状卵形,长2-3毫米,膜质,具缘毛;花梗长1-2毫米,具黑色伏毛;花萼管状,长7-8毫米,被稍密的黑色伏毛,萼筒长5-6.5毫米,萼齿线状披针形,长2-2.5毫米,内外均密被黑色毛;花冠蓝紫色,旗瓣倒卵状披针形,长14-20毫米,宽6-8毫米,先端微凹,中部以下渐狭,无瓣柄,翼瓣长11-18毫米,瓣片长圆形,长6-10毫米,宽2-2.5毫米,先端圆,瓣柄与瓣片等长,龙骨瓣长10-15毫米,瓣片倒卵状长圆形,长4-8毫米,宽2.5-2.8毫米,瓣柄长3-7.5毫米;子房有短柄,被黑、白两色毛,柄长约1毫米。荚果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长13-17毫米,宽3-4毫米,先端和基部均突然收狭,具尖喙和果颈,被黑毛混有白色半开展毛,稍弯,直立,近三棱形,假2室,含4颗种子,果颈长3-4毫米,果柄长1-1.5毫米。种子淡褐黄色,卵状肾形,长约0.6毫米,横宽约2毫米,平滑。花期6-8月,果期7-9月。

分布与生境

产新疆北部、西部及西南部。生于海拔830-2450米的山谷低洼湿地、地埂或山坡草地。蒙古、西伯利亚、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也有分布。

本种说明

据 G. Bentham 记载,本种模式标本采自我国西藏西部,但直至目前,我们在该地区尚未采得可靠的标本。因此,我们认为,可能当时采集者把模式产地新疆西南部(与克什米尔接壤处)误成西藏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