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臭草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多年生。须根细长,疏丛。秆直立,下部灰紫色,高80-110厘米,径2-3毫米,光滑,具7-11节。叶鞘闭合至顶端,粗糙,基部者膜质撕裂且被稀疏柔毛,仅顶端1节短于节间,其余均长于节间;叶舌膜质,透明或带紫色,长1-4毫米,平截或披针状卵形;叶片扁平,硬直,长15-25厘?祝??3-5毫米,两面均粗糙。圆锥花序大型,疏松开展,长达35厘米,多分枝;分枝细长,水平伸展或直立,光滑或稍粗糙;小穗柄纤细,粗糙,三棱形,近小穗处被毛;小穗紫红色或绿色带紫红色,长6-8毫米,含孕性小花2-3枚,顶生不育外稃1枚;小穗轴节间微粗糙,长约2毫米;颖膜质,基部红色,狭披针形至披针形,中脉微粗糙,第一颖长3-4.8毫米,具1-3脉,第二颖长5-6.5毫米,具3-5脉;外稃草质,狭披针形,粗糙,顶端膜质,齿裂或不裂,第一外秤长5.2-6.5毫米,具5-7脉;内稃长圆形,较外稃短,具2脊,脊上被纤毛;雄蕊3,花药长1.3-1.8毫米。花期7-8月。

产地生境

藏东臭草产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生于海拔3200-3500米的林地边或林缘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东川。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