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痈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名词解释

脐痈是指生于脐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初起脐部微肿,渐大如瓜,脓稠无臭则易愈,脓水臭秽则成漏。本病多见于初生婴儿。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脐痈相当于西医的脐炎。

病因

本病多因心脾湿热或脐部先天发育不良所致。

病机

先天不足,脐部发育不全,复因心脾湿热,火毒注入小肠,结聚脐中,以致血凝毒滞而成。亦可因脐中出水,复因搔抓染毒而引起。

临床诊断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初起脐部微痛微肿,渐渐肿大如瓜,皮色或红或白,触之疼痛。成脓时伴发热、口干等全身症状。溃后脓出稠厚而无臭味者容易收口。如溃后脓出臭秽,或夹有粪汁,创口久不收口,脐孔部胬肉高突,脐孔正中下方有条索状硬结,则已形成脐漏。
辅助检查:对久不收口的患者,可做瘘管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脐风 脐部不痛不肿,潮红湿润,或湿烂流滋,瘙痒不适,可反复发作。

辩证论治

治疗原则

治疗以清火利湿解毒为主。对溃膜成漏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证治分类

1. 湿热火毒证
证候:脐中肿胀,皮色红,疼痛;伴发热,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四苓散加减。
常用药: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白术、泽泻、猪苓、茯苓、桂枝。
2.气虚挟湿证
证候:创口经久不敛,脐孔部胬肉高突,中心有漏管,脓出臭秽;伴面色萎黄,肢软乏力,纳差,大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连、鱼腥草。

其他疗法

1.用金黄膏,或金黄散以冷开水调成糊状外敷。热盛者,可用玉露膏或玉露散外敷,或太乙膏外敷,掺药均可用红灵丹或阳毒内消散。
2.成脓宜切开排脓,以得脓为度。
3.溃后先用药线蘸八二丹插入疮口,3~5日后改用九一丹,外盖金黄膏或玉露膏。待肿势消退十之八九时,改用红油膏盖贴。脓腐已尽,见出透明浅色黏液时,改用生肌散、太乙膏;或生肌白玉膏或生肌玉红膏盖贴。
4.有袋脓者,可先用垫棉法加压包扎,如无效可扩创引流。
5.必要时可行瘘管切除术及修补术。

预防调护

1.积极治疗脐部先天性疾病。
2.经常用75%酒精擦洗脐孔,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历史文献

《灵枢·痈疽》云:“痈者,其上皮薄以泽。此其候也。……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