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黄斑变性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临床表现

1.早期视物变形、视力减退,后期严重视力障碍;
2.眼底表现:萎缩型:中心反光不清,散在黄色点状玻璃膜疣(druscn),黄斑区色素紊乱,似椒盐状或金箔样外观;渗出型:除萎缩型表现外,尚可见渗出、出血,形成黄白色、灰黑或灰蓝色盘状隆起,后期病源呈白色机化瘢痕及色素团或残留部分出血。
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色素上皮萎缩的窗样缺损;渗出型者色素上皮下有新生血管膜及由此引起的出血的遮蔽荧光、渗漏的强荧光;玻璃膜疣的透见荧光或造影后期的残余荧光。

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1.多于5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2.双眼先后发生视物变形、视力减退或明显视力障碍。
3.眼底有较明显的玻璃膜疣及两型各自的表现。
4.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1.抗氧化药物及微量元素治疗。
2.抗衰老及活血化瘀中药治疗。
3.镭射封闭黄斑中心凹200u以外的新生血管。
4.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

用药原则

1.一般情况可从“A”中选用3—4种药物,病情轻口服即可,病重或出血者可采用“A”中7或8静脉点滴。
2.当黄斑大量出血或玻璃体出血不能吸收的可玻璃体切割术或视网膜显微手术,取出积血。
3.镭射疗法被认为有效,但不能阻止复发,每次镭射治疗前都应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4.在任何病程都可配合中医中药活血化瘀、抗衰老治疗。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