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根小蠹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种群分类

中文名:红松根小蠹
拉丁名: Hylastes plumbeus Blandford,1894
编号:
16468
拉丁目名:
COLEOPTERA
中文目名:
鞘翅目
中文科名:
小蠹科
拉丁科名:
Scolytidae
中文亚科:
海小蠹亚科
拉丁亚科:
Hylesininae
中文属名:
根小蠹属
拉丁属名:
Hylastes
拉丁种名:
plumbeus
定名人:
Blandford
年代:
1894
中文名:
红松根小蠹
原始文献:
Trans. Ent. Soc. London: 57
生境:
寄主植物: 红皮云杉, 红松
国内分布:
黑龙江(带岭, 乌敏河), 吉林(公主岭), 辽宁(熊岳)
国外分布:
日本, 朝鲜, 苏联, 芬兰, 瑞典
资料来源:
中国经济昆虫志 第二十九册 鞘翅目 小蠹科

识别特征

体长4.2-4.7mm,前胸背板长与最大宽度之比为0.8,鞘友情长为前胸背板长的2.3倍,为两翅合宽的1.6-1.7倍,本种与大于小蠹极其相似,如前胸背板的刻点,鞘翅刻点沟和沟间部的刻点,以及鞘翅斜面的结构等,但大于小蠹体大,体长为5.3-5.9mm,鞘翅前半部毛被很少,近于光秃,斜面沟间部颗瘤较大,而红松根小蠹体较小,鞘翅前半部毛被较多,斜面颗瘤较小。

生活习性

成虫于5月上旬开始出现,迁飞持续至5月下旬大部分坑道中的幼虫化蛹,并可见到最先羽化的成虫。新羽化的成虫色浅,在原坑道附近补充营养。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