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琴蛙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简介

基本信息
英文名:Harpist frog
学 名:Rana psaltes
目 名:无尾目(Order Anura)
科 名:赤蛙科(Family Ranidae)
指尖: 无吸盘
上颚齿: 有
地位:中国台湾特有种
资料库代号:A0033
是否为特有物种:是

概述

竖琴蛙是赤蛙中唯一会挖洞筑巢产卵的蛙。全部数量已不到百只,是中国台湾蛙类中数量最少,最稀有的蛙类。它是属于体型肥硕的中型蛙类,体长约4~4.5公分。 吻端钝圆,上唇白色;鼓膜明显,圆形透明周围有黑色菱形斑;背部灰褐色或深褐色,有一条明显浅色细长的背中线直达吻端;体侧有一对浅色细长的背侧褶,腹侧灰褐色,有一些小黑斑;雄蛙两侧肩后方各有一块扁平黄色三角型肩线隆起;前后肢细长有细棕色横带,指端略膨大成吸盘。

形态

体长范围:4.0-5.0 公分
最大体长:5 公分

生态

竖琴蛙仅分布于中国台湾及琉球,中国台湾仅在南投县鱼池乡莲华池有发现。数量稀少、局部分布。栖地类型:林地,微栖地类型:低海拔阔叶林

繁殖

卵特征描述:成团状
产卵数:100
竖琴蛙的外型和腹斑蛙很像,但体型较小且生殖习性不同。 它们的繁殖期都是在春夏两季,以4月到8月为主,会同时出现在积水较深的草泽地区。 但竖琴蛙雄蛙不像腹斑蛙在池中鸣叫求偶,它们通常各自分散在水池旁的植物根部鸣叫,会挖洞,洞中有积水,雄蛙就窝在洞里鸣叫,吸引雌蛙入内交配产卵。叫声类似拨弄琴弦的声音「登、登、登、登」,细腻悠扬,所以称之为竖琴蛙。 由于生性隐密,叫声较小,非常不容易发现。卵成团产在水边雄蛙挖的泥窝中,每窝约100粒卵。蝌蚪身体背部淡绿褐色,有深褐色斑点,尾巴较长,尾鳍低。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