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玄衍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简介

能大字。见《书史会要》。
翁方纲于〈跋天冠山题咏卷後〉〈自题重勒天冠山诗石本後〉二文提及 丹阳,今录于此,以备参考:
跋天冠山题咏卷後

书卷

元赵松雪、袁清容、虞道园、王继学四家天冠山诗各二十八首,合写为一卷。虞跋云:「三公先後同赋。」而郁氏《书画记》、汪氏《珊瑚网》皆详於赵而略於三家者,赵书名尤重也。然陕西碑林赵书天冠山廿四诗之石则名著於世久矣,其後有文衡山癸丑秋跋云:「天冠山在 丹阳郡。」 丹阳郡固无此山,且文衡山时亦不当称丹阳郡。癸丑是明嘉靖三十二年,衡山年八十四矣,断无此媚弱之书,且欲髣髴图之而不敢,衡山亦不出此语也。予疑此石刻之伪非一日,而未有以断之。今得此四贤手迹卷,则文敏诗较石刻多四首,皆集中所有,而陕刻失之。 丹阳则道士之号,而傅会为郡者又失之。且其诗是题天冠山图而作,故目曰「题咏」,而陕刻赵自跋云:「余昨游天冠山,见佳境兴发,偶咏鄙句」,是何语也!惟以其书论之,则陕刻书法未尝不佳,第以今所得真迹比之,则真迹出自正锋,而陕刻侧削,为少异耳。《一统志》:「天冠山在广信府贵溪县南三里,脉与三峯山相连,其巅方正两头如垂旒,故名也。三峯下有长廊巖,又与五面山相接。」皆与此诗题相合。

记载

《广信府志》亦具载赵题诸作,不知作伪者何以有丹阳郡之说也。此陕石之刻在国朝康熙二十一年壬戌,至今财百年而石理尽泐,文跋小字皆已磨灭不可见,後人更无凭而验其作伪之端矣。若非予今来江西,恰得遘此希有之迹,为之考证明白,将使灵山诬冒隔省之郡名,而文敏徒留一伪迹於世耳。脩广信志者既不知驳陕西石刻之诬,而刻陕石者复不知此山在何处,天壤之大,古贤名迹湮没而不白者何限?始叹人见书不多之可憾也!然赵文敏之书自元明以来千临百摹,伪者殆遍天下,虽善鉴者亦未有以定之。今得是迹以断陕刻之伪,然後知凡行世之赵书其近於侧削者虽工弗信矣。必如此卷精腴圆润,得〈兰亭〉、〈圣教〉之神髓者,然後信其直接右军而超出前後诸家耳。是固刻陕石者之有以发我也。然予於此又别有感焉:古今诗人派别不同而其理则一,如右丞辋川之咏,必著其孟城华冈;少陵巴山之作,亦指其汉庙花溪,推而上之,则桧楫松舟而必言淇水,川訏鱮甫而必言韩土也。今以四先生之诗百十有二章,而使读者不能确识其为何地,毋乃与古之立言者不相揆欤?则何怪乎作伪者妄目为 丹阳郡也。此亦学人所宜鉴古而深思者也。方纲于役西江,日以山谷、道园诗法自矢,且以勖学人。而今年夏六月十有二日山谷先生生日,是日按行至临江,与通守徐君论古今书道源流,君出诸名迹属余题识,而以此卷见贻,即以道园诗二十八首为在朝诸集及类藁、遗藁之所不载者,且正书遒劲,得〈黄庭〉、〈化度〉神理,清容、继学书诗俱古雅可爱,将与赵迹并勒石而传之。江山名胜、文字精灵一旦大白於世,四百七十馀年真气如对几席,又岂特区区与陕西刻较得失而已乎?

自题重勒天冠山诗石本後

康熙壬戌冬建武邓霖以所藏赵书天冠山诗刻於陕西,有文衡山癸丑秋跋:「天冠山在丹阳郡云云」。丹阳郡固实无此山,愚疑之非一日矣。今得此四贤手迹,则文敏诗较多四首,皆集所有而陕刻失之。 丹阳则道士之号,而傅会郡名者又失之。且其诗是题天冠山图而作,故目云「题咏」,而陕刻赵跋云:「昨游天冠山,见佳境兴发,偶咏鄙句。」是何语也!延祐二年乙卯,文敏年六十二,为集贤学士,正清容、道园、继学同官京邸唱酬之时,安得有游天冠山之事乎?天冠山在江西广信府贵溪县南三里,邑志具载赵诗,道士 祝元衍,号 丹阳,贵溪人,亦善书。袁清容集题云「信州招真观二十八咏」,尤与《志》合也。而伪赵帖乃妄以 丹阳为郡名,不知此真迹尚在人间,遇余而发之。且赵书深厚精腴,纯乎〈兰亭〉、〈圣教〉神髓,自今可悬此为审定赵书之玉尺,而其近於侧削者虽工弗信矣。袁、虞、王三先生墨迹精绝,虞诗又可补《学古录》诸藁所无,而楷法尤入晋人之室。江山胜迹、文字精灵,五百年得一考定,良非偶然,亟勒石以传之。(复初斋文集,卷30)

主要人物

按:松雪、文敏乃赵孟頫,清容袁桷,道园虞集,继学王士熙.郁氏郁逢庆,汪氏汪砢玉,衡山文徵明,右军王义之.右丞王维,少陵杜甫.山谷黄庭坚.○祝 衍则因翁氏讳康熙帝玄烨讳而改也.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