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刍根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原形态

石龙刍,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茎多短缩,须根较坚硬。茎细弱,直径0.8-1.5mm,灰绿色,有纵条纹。叶多基生;叶鞘红褐色至棕褐色,长2-5cm,上部有膜质边缘;叶片退化为芒刺状。花序假侧生,聚伞花序,多花或仅有数朵;与茎贯连的苞片直或弯曲,长10-15cm;花被片6,卵状披针形,长2-3mm,淡绿色,近等长,边缘膜质,排列为2轮;雄蕊3,短于花被;子房上位,花柱极短,柱头3。蒴果近球形,成熟时棕褐我,直径约2mm,由于子房内隔膜发育不完全,故为1室。种子偏斜倒卵形,长约0.5mm。花、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沟、道旁的浅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陕西、、四川、云南等地。

采收储藏

夏、秋季采挖,除去茎部,洗净,晒干。

药用

【性味】甘;涩;微寒
【归经】归脾;心;肝经
【功能主治】主淋浊;心烦失眠;鹤膝风;目赤肿痛;齿痛;鼻衄;便血;崩漏;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可用至30-60g。
【各家论述】《陆川木草》:行气,止痛,利水,清凉解毒。治衄血,热郁气胀,腹痛,小便不利。
【摘录】《中华本草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