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桄榔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植物资料

种 名:矮桄榔
学 名:Arenga engleri Becc
别 名:散尾棕
科:棕榈科
属:桄榔属

产地分布

分布于广西、台湾,原产于我国台湾和日本。

形态特征

丛生、矮小灌木,叶全部基生,羽状全裂,长2~3米;裂片约为40对,互生,长20~55厘米,顶端长而尖;中部以上边缘有不规则的啮蚀状齿,基部收狭,仅一侧有1耳垂,表而深绿色,冯面银灰色,叶轴近圆形,被银灰色或棕褐色鳞秕;叶鞘纤维质,黑褐色,包茎。肉穗花序腋生,多分枝,通常直立;雄花常2朵聚生,桔红色至桔黄色,芳香;花萼壳斗状,3裂,花瓣长圆形,长约1.5毫米,雄蕊50~55枚,长11~12毫米,花药成行,长6~7毫米,基部着生,药室纵裂;雌花:扁球行,直径8~9毫米,橘黄色;花萼阔圆形,浅杯状;花瓣阔三角形,长约7毫米,宽约8毫米。 中部以上增厚;子房三菱形。 果球形或倒卵球形,直径1.5~2cm,顶端具3棱,桔黄至桔红色。果肉味甜,多汁,对皮肤有刺激;种子3颗,有时2颗长约11~23毫米,宽8~9毫米。花期4~6月;果冬季或翌年春夏成熟。

生长习性

生于荫湿的山林地中。现各热带地区有栽培。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