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薯茛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有刺藤本;块茎大小不一,卵形或长卵圆形,外表褐色,散生有细长须根,断面新鲜时白色或微带兰色,干后黄棕色。茎粗壮,圆柱形,高达30米。掌状复叶,有长柄,小叶3;中间小叶片椭圆形或矩圆形,两侧小叶较小,极偏斜,纸质,网状支脉明显,两面有疏柔毛,很少无毛。雌雄异株;雄的长15-50厘米,密被柔毛,有花约40朵;苞片短于花,外轮花被片圆形,长不及1毫米,内轮花被片较长面厚,外面均密生柔毛;雄蕊6,不全部发育。蒴果反曲,长4-6厘米,宽2.5-4厘米,密生柔
白薯莨叶 白薯莨叶
毛;种子迭生于果实每室顶端,翅向基部延伸,呈矩圆形。

分布范围

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亚洲热带其它地区也有。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沟谷边灌丛中或林边;也有栽培。块茎去毒后方能食用;外敷治痈疽、恶毒大疮等症。

药用价值

干白薯 干白薯
别名:薯茛头、白薯郎、榜薯、野葛薯、白薯茛、白薯蓣、板薯、榜花薯、榜蒣、大力王、那亚、山仆薯、山薯、叶板茨、白薯郎、白薯良、大苦薯、地遍、地片、独龙、三叶黄姜、薯莨头、土百部、网脉三叶薯  性状:有刺藤本。生沟谷边灌丛中或林边;亦有栽培。块茎药用。  性味:有毒。  功效:解毒,消肿,止痛,去瘀止血。  主治:毒疮,瘰疬,无名肿毒,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