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银背藤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藤本,高达3米,茎圆柱形、被短绒毛。叶互生,宽卵形,长10.5-13.5厘
米,宽5.5-12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叶面无毛,背面被灰白色绒毛,侧脉多数,平行,在叶背面突起;叶柄长4.5-8.5厘米。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短,长1-2.5厘米,密被灰白色绒毛;苞片明显,卵圆形,长及宽2-3厘米,外面被绒毛,内面无毛,紫色;萼片狭长圆形,外面密被灰白色长柔毛,长13毫米,宽5毫米,内萼片较小;花冠管状漏斗形,白色,外面被白色长柔毛,长6-7厘米,冠檐浅裂;雄蕊及花柱内藏,雄蕊着生于管下部,花丝短,花药箭形;子房无毛,花柱丝状,柱头头状。

植物形态

产地生境

白花银背藤产贵州、广西及云南东南部。生于海拔1000-1300米的路边灌丛。模式标本采自贵州(黄果树)。

药用价值

白花银背藤全株药用,驳骨,止血,生肌,收敛,清血润肺,止咳,治内伤。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