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丛蚊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分布与习性

白腹丛蚊
Armigeres(armigeres) subalbatus (Coquillett, 1989)

分类地位

长角亚目Nematocera蚊科Culicidae

特征

体长4-7.5mm,头部白色,头背具褐色的斑纹,胸背板褐色,侧缘具白色的边纹,翅膀具蓝色的色泽,各脚褐色,跗节蓝色具光泽。
口吻特大,末端稍弯曲。各腹节背面黑色,侧面具有三角形白色大斑纹,腹面各节前方具有白色横带。幼虫主要孪生于化粪池、尿桶、猪舍之废水等富含有机质之水中。无传播疾病的记载,为重要的骚扰性蚊虫。
雌:口器尖长,触角镶毛状,口器长尖细,基部不具分叉。产卵前会吸食人类或哺乳类动物的血液
雄:雄蚊触角发达,羽状,口器近期部有分叉。停栖叶下,不会吸人的血液。

防治

蚊子的幼虫孑孓一定要在水中生活,防治蚊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们没有孪生的环境。

环境管理方面:

一、疏浚沟渠使水流畅通。
二、经常清洗积水容器如花瓶、水缸、勿留存非必要的积水容器。
三、清除杂草及树丛,以免蚊子栖息藏匿。
四、填平积水之坑洞,清除废轮胎等杂物堆。

物理防治方面:

一、以忌避剂涂抹于身体裸露处,可防止蚊子接近为害。
二、使用蚊帐及装置纱窗纱门。
三、针对夜间活动之蚊种,使用捕灯诱杀。

生物防治法:

利用细菌真菌来防治。水池、水塘内放养鱼类,可选择捕食性天敌中较有利用价值的大肚鱼孔雀鱼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