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台龟甲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成虫

甘薯台龟甲

甘薯台龟甲

体长4~5毫米,半球形,前胸背板和两鞘翅均向外延伸,其形如龟,延伸部分无色,半透明,有隐约网纹;背面隆起的边缘,具一黑色或黄褐色U形斑,两鞘翅内侧各具一上述同色纵纹。其他部分金绿色或草绿色,有金属光泽。

长约1毫米,长椭圆形,深绿色,包被在黄色胶质卵膜中。卵膜表面具许多横纹,中央有褐色纵隆线两条。

扁长方形,长约5毫米,浅绿色,头部隐蔽在前胸背板下,前胸背板大,四周生有小刺,其第1~5腹节两侧具1扁平大棘突。

幼虫

扁长椭圆形,淡绿色,虫体两侧各生棘16个。

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代数的地区差异较大,为4~6代。以成虫在田边杂草、枯叶、石缝或土缝中过冬,次年4.5月间出蛰。

生活习性

此虫主要发生在南方,因地区不同,发生的世代数不同,浙江一年发生4代;四川5代;广东5~6代,以成虫在田边杂草、枯枝落叶、石缝、土缝中越冬。翌年春越冬成虫迁到甘薯苗上为害,于5月中、下旬集中在甘薯上为害,并交配、产卵,直至10~11月可完成4~5个世代。全年以6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为害最重。 刚羽化的成虫不善动,经1~2天后方可活动取食。白天活动,但在中午烈日下,多隐蔽在植株基部,有假死性。成虫羽化1周后交配产卵,卵多产在叶脉附近,多为2粒并排。雌虫产卵期较长,在福建晋江可达6~103天不等,每头雌虫一生产卵500~700粒,多的可达2000余粒。幼虫脱的皮壳都粘在尾须端部排成串,并能举动。老熟幼虫多栖息在薯叶隐蔽处不吃不动,经1~2天即在叶背面化蛹。卵期4~9天;幼虫共5龄,11~35天;蛹期5~9天。

防治方法

清洁田园,可消灭大部越冬成虫;虫量多时,喷施乐果、敌百虫、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防治。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