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菇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真菌学史

相传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已有人采摘食用。有猴头菇记载见于370年前明代的徐光启《农政全书》。1959年中国对猴头菇开始驯化,并在1960年用木屑瓶培植获得成功。20世纪70年代开始批量栽培推广,20世纪80年代普及。上海农科院从齐齐哈尔野生猴头分离得到纯菌种 [6]  

形态特征

子实体中等、较大或大型,直径3.5-10(30)厘米,肉质,外形呈头状或倒卵状,似猴子的头,故名“猴头”。鲜时全部白色,干燥后变为乳白色至浅黄或浅褐色,块状,由无数肉质软刺生长在狭窄或较短的柄部,刺细长下垂,长1-5厘米,上端粗1-2毫米,下端尖细,呈针状,下垂,稍弯曲,刺表面被有子实层。在子实体内部有肥厚而粗短的分枝,互相融合,呈花椰菜状,中间有小孔隙,全体呈一肉块,肉质柔软细嫩,白色,有清香味,内实。在显微镜下观察,担子长20微米,宽6微米, 孢子近球形,无色,透明,含一油滴,(5.5-7.5)微米×(5-6)微米。孢子淀粉质状,孢子印白色 [10]  

产地生境

猴头菇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北温带的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中,如西欧、北美、日本、俄罗斯等地。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西北天山、阿尔泰山,西部的 喜马拉雅山及西南横断山脉的林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甘肃、四川、湖北、湖南、广西、云南、西藏、浙江、福建等省级自治区 [2]  
  • 温度
猴头菇是中温结实性菌类。 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6-34℃,最适生长温度为25℃左右。低于6℃,菌丝代谢作用停止;高于30℃时菌丝生长缓慢易老化,35℃时停止生长。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4-25℃,20-22℃菌丝易扭结成菇蕾,25℃时原基分化数量减少,高于25℃原基形成受到抑制,30℃时则不能形成原基;低于14℃子实体很难形成;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16-20℃;低于14℃心子实体变红,随着温度的下降,色泽加深,无食用价值。温度对子实体的形态影响也很明显,温度达到18℃以上时,子实体个数增多,生长快,菌刺细长,个体较小,疏松,出现发黄现象;温度16℃时,子实体结实、雪白,菌刺粗壮、较长 [3]  
  • 水分
水分是指猴头菇菌丝生长的培养料(基)中的含水量。培养料含水量与基质的松紧度有关,基质紧实的,含水量要求低;疏松、透气好的培养料,含水量要求高。段木栽培含水量以40%左右为宜;木屑培养料含水量以55%为宜,棉籽壳及玉米芯、木屑培养料含水量以65%最适宜;甘蔗渣培养料要求较高的含水量65.9-75%为宜;通用含水量为60-65%。培养料含水量高,菌丝生长快,但易衰老。如果培养料含水量高于65%,培养基内部孔隙充满水分,会造成供氧不足,使生长减慢,菌丝稀粗很快吐黄水。培养料含水量低,细胞液浓度高,抗逆性强,不易衰老,但菌丝生长减慢,菌丝细而密;若培养料含水量低于55%,有可能造成菌丝无法生长,即使能长满袋,对产量也会有较大影响 [3]  
  • 空气
猴头菇属好气性真菌,通过呼吸作用,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热量。但子实体和菌丝体对空气的要求有所不同,菌丝能够忍受较高的 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在含二氧化碳0.3-1.0%的空气中正常生长。菌丝培养阶段采用棉塞或海绵双套环可有效增加氧气供应,使菌丝生长健壮;子实体生长阶段对二氧化碳的浓度十分敏感,若通风换气好,氧气充足,则子实体生长迅速,菇形好孢子形成早。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1%时,就会刺激菇柄不断分枝,形成珊瑚状的畸形菇,因此加强出菇棚(室)的通风换气极为重要 [3]  
  • 光照
猴头菇菌丝体生长不需要任何光照,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在7-25勒克斯的弱光下能良好生长,但在25勒克斯以上的散射光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明显降低,与暗光培养相比,菌丝生长速度减少40-60%。但在无光条件下不能形成原基,需要有50-100勒克斯的散射光,才可刺激原基形成。猴头菇子实体生长阶段,则需要充足的散射光。光照强度在200-400勒克斯时,子实体膨大顺利,菌刺较长,菇体硕大而洁白;但光照强度超过1000勒克斯时,子实体膨大变缓,菇体发红,质量差,产量下降 [3]  
  • 酸碱度
猴头菇属喜酸性菌类,菌丝中的酶系要在偏酸条件下才能分解有机质。因此,只有在偏酸性培养基中,猴头菇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在弱碱性条件下则受强烈抑制.不仅菌丝生长缓慢,面且对原基的形成也有不良影响。菌丝适宜生长的pH范围是2.4-8.5,最适pH为4-6,当pH为5.5时,菌丝生长最快;当pH在4以下和7以上时,菌丝生长不良,当pH在2以下和9以上时,菌丝完全停止生长。子实体的形成和膨大,以培养基pH范围4-5为最适宜 [3]  

培育技术

猴头菇的繁殖方式可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有性生殖需经过担孢子,菌丝体、子实体和担孢子几个连续发育阶段,在自然条件下需相当长的时间,子实体在人工培养条件下有性生殖需4-12个月完成。无性繁殖是从菌丝体直接到子实体,一般只需30天左右。 [9]  

下级分类

  • 高山猴头菇
高山猴头菇又称雾猴头菇,夏秋多野生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 云杉冷杉箭竹林带中的枯树或倒木上 [2]  
  • 针猴头菇
针猴头菇又称小刺猴头菇,日本称为猴子头。多野生于栎属的阔叶林活树上,少数生长在腐朽枯木或倒木上,另有一些情况下成对生长在柞树干或树杈上。成熟后多呈茶褐色,可食,味道甚佳 [2]  
  • 珊瑚状猴头菇
珊瑚状猴头菇又称玉髯菇、红猴头菇、羊毛菌。珊瑚状猴头菇的主要特征是子实体从基部长出数枚主枝。每枚主枝上又生出短而细的小分支,小分支上再生出丛状密集的短菌刺,菌刺纤细,呈针状,顶端尖,菌刺长0.5-15厘米,子实体形如珊瑚,故名珊瑚状猴头菇 [2]  

主要价值

猴头菇在中国既是食用珍品,又是重要的药用菌。猴头菇是中国八大“山珍”之一,自古就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说,与熊掌、海参和鲨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肉嫩味香,鲜美可口,营养丰富,色、香、味上乘。如三国沈莹撰写的《临海水土异物志》就有以下记载:“民皆好啖猴头美,虽五肉不然及之”,表明了古代人们对猴头菇的喜爱。另外,猴头菇也是中国传统的贵重中药材,具有滋补健身、助消化、利五脏的功能。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多肽、多糖、脂肪和蛋白质等活性成分,对消化道肿瘤、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腹胀等有一定疗效。 [9]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2018年5月)——易危(VU)。 [7]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