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分析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图书信息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由于物流系统涉及范围广泛,系统分析方法丰富,同时还极易与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系统工程教材的内容重叠,《物流系统分析(专业核心课)》在内容取舍上存在较大困难。经过和多位同人、学生的交流,最后将《物流系统分析(专业核心课)》定位于系统思想和分析方法的掌握,忽视知识的堆积,强调能力的提高,致力于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确定了物流系统的目标、环境、需求预测、业务流程、网络、控制、组织结构和绩效评价作为《物流系统分析(专业核心课)》的讲授模块,删除了信息系统、运输系统等模块。《物流系统分析(专业核心课)》的主要目标不在于掌握物流理论和系统知识的多少,而是着眼于养成能够系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系统思考能力,改进思维方式,同时掌握一些有技术含量的分析、计算方法,将之运用于物流系统分析中。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系统与系统分析
第一节 系统概念
第二节系统原理
第三节 系统分析方法
第二章 物流系统概论
第一节 物流系统
第二节 物流系统的构成及结构
第三节 物流系统的系统分析
第三章物流系统目标分析
第一节 系统目标概述
第二节 物流系统目标
第三节 多目标规划
第四节 层次分析法
第四章 物流系统环境分析
第一节 系统的环境分析
第二节 物流系统环境分析的内容及方法
第三节 企业物流的外部环境
第四节 企业物流内部环境分析
第五节 21世纪的物流发展环境
第五章 物流需求预测
第一节 物流需求概述
第二节 物流需求预测
第三节 常见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方法介绍
第六章 物流系统业务流程
第一节 流程概述
第二节 物流业务流程分析和诊断
第七章 物流系统网络结构
第一节 物流系统网络概述
第二节 物流节点选址
第三节 物流设施规模定位
第四节 物流设施平面布局
第八章 物流系统控制
第一节 物流系统控制的概述
第二节 物流系统的开环控制
第三节 物流系统的反馈控制
第九章 物流系统组织结构
第一节 组织结构原理
第二节 企业的物流组织——物流部
第三节 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组织
第十章 物流系统绩效评价
第一节物流系统评价概述
第二节 物流系统评价体系的建立
第三节 物流系统评价方法及应用
参考文献
……
物流系统分析(Logistics System Analysis)

分析要点

物流系统分析是一种仍在不断发展中的现代科学方法,虽然已在很多领域采用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实际情况下,并不是任何物流系统都可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因为要考虑到经济与时效等因素。为此,在采用物流系统分析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系统分析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它贯穿在物流系统规划、运行评价、优化改善的全过程中。因为物流系统分析的总目标就是寻找物流系统的最优途径,而物流系统运行过程中,它所处的外界环境及其内部构成都不断地变化和运动,系统分析就要抓住这些信息,总结和归纳出这些特征,找到系统达到效益最优的途径和方法。可以说,只是有物流系统存在运行,物流系统分析工作就是时时刻刻地进行。总之,物流系统分析需要有高度能力的分析人员辛勤而漫长的工作。
  (2)物流系统分析虽然对制定决策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它不能完成代替想象力、经验和判断力。物流系统分析只能是将研究问题运用数学的方法或模型,推解出相优化的备选方案。在将现实问题归纳成数字模型的过程中,必然舍去了一些无法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可能对系统的实际运行产生影响,因此当管理者进行选择或决策时,必然要运用自己的经验、想象或直觉进行综合判断。
  (3)物流系统分析基本上是考虑经济、效益等目标,或者说是以经济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对任何问题,通常均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应用物流系统分析研究问题,应对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计算出全部费用,然后再进行比较。但在决策时又要注意费用最少的方案,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因为选择最佳方案的着眼点,不在“省钱”,而是“有效”。

分析准则

一个物流系统由许多要素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物流系统与环境互相影响,这些问题涉及面广而又错综复杂,因此进行物流系统分析时,应认真考虑以下一些准则:
  (1)物流系统内部与物流系统环境相结合。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物流系统,不仅受到企业内部各种因素如企业生产规模、产品技术特征、职工素质、管理制度与管理组织等的作用,而且还受到社会经济动向及市场状况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2)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的结合。在分析物流系统时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局部效益与物流系统整体效益并不一致。其原因就在于物流系统的“二律背反”规律,即某一局部效益的增长可能带来另一局部效益的减少。因此,在选择方案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考虑物流系统的局部效益,更加重要的是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益。如果局部效益来看是经济的,但整体效益并不理想,则这种方案不可取;反之,局部效益并不经济,但整体效益是好的,这种方案则可取。
  (3)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在进行方案的优选时,既要考虑当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利益。如果所采用的方案对当前和长远都有利,当然最为理想。但如果方案对当前不利,而对长远有利,此时要通过全面分析后再作结论。一般来说,只有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物流系统才是好的物流系统。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物流系统分析不仅要进行定量分析,而且要进行定性分析。物流系统分析总是遵循“定性—定量—定性”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不了解物流系统各个方面的性质,就不可能建立起探讨物流系统定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定性和定量二者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

系统分析

物流系统分析是指从对象系统整体最优出发,在优先系统目标、确定系统准则的基础上
物流系统分析 物流系统分析
,根据物流的目标要求,分析构成系统各级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系统同环境的相互影响,寻求实现系统目标的最佳途径。
物流系统分析时要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计算方法,对系统的目的、功能、结构、环境、费用和效益等,进行充分、细致的调查研究,收集、比较、分析和处理有关数据,建立若干个拟定方案,比较和评价物流结果,寻求系统整体效益最佳和有限资源配备最佳的方案,为决策者最后抉择提供科学依据。
物流系统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比较各种拟定方案的功能、费用、效益和可靠习惯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向决策者提供可做出正确决策的资料和信息。所以,物流系统分析实际上就是在明确目的的前提下,来分析和确定系统所应具备的功能和相应的环境条件。
根据系统分析的基本含义,物流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有系统目标、系统结构、替代方案、费用和效益、系统模型系统优化、系统的评价基准及评价等。

分析实质

所谓 物流系统分析就是利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分析和确定系统的目的、功能、环境、费用与效益等问题,抓住系统中需要决策的若干关键问题,根据其性质和要求,在充分准确的信息基础上,确定系统目标,提出为实现目标的若干可行方案,通过模型进行仿真试验,优化分析和综合评价,最后整理出完整、正确、可行的综合资料,从而为决策提供充分依据。系统分析是一种目的、有步骤的探索过程,通过它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由于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在进行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系统评价和物流系统优化过程中,都离不开物流系统分析。
物流系统分析作为一种决策的工具,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决策者提供直接判断和决定最优方案的信息和资料。在进行分析的时候,要把任何研究对象均视为系统(如在分析物流系统中的运输问题时,就需要将运输设施、运输管理方法、运输资源、运输目的等综合成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即运输系统,而运输系统又是物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以系统的整体最优化为工作目标,并力求建立数量化的目标函数;并且应用数学的基本知识和优化理论,从而使各种替代方案的比较,不仅有定性的描述,而且基本上都能以数字显示其差异。对无法计量的问题或者有关因素,则运用直觉、判断及经验加以考察和衡量。但在进行这种经验、直觉等决断时也要注意按照科学的推理步骤,力求分析均能符合逻辑的原则和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是凭主观臆断和单纯经验。这样的物流系统分析才能使人们科学地寻找到物流系统的潜力,使之得到优化和最佳效益的体现。

理论方法

1、数学规划法(运筹学)
这是一种对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寻求最优方案的数学方法。其具体理论与方法包括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整数规划、排队规划和库存论等。这些理论和方法都是解决物流系统中物流设施选址、物流作业的资源配置、货物配载、物料储存的时间与数量的问题。
2、统筹法(网络计划技术
统筹法,是指运用网络来统筹安排,合理规划系统的各个环节。它用网络图来描述活动流程的线路,把事件作为结点,在保证关键线路的前提下安排其他活动,调整相互关系,以保证按期完成整个计划。该项技术可用于物流作业的合理安排。
3、系统优化法
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求出使目标函数最优的解。物流系统包括许多参数,这些参数相互制约,互为条件,同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系统优化研究,就是在不可控参数变化时,根据系统的目标,如何来确定可控参数的值,以使系统达到最优状况。
利用模型读实际系统进行仿真实验研究。
上述不同的方法各有特点,在实际中都得到广泛地应用,其中系统仿真技术今年来应用最为普遍。
物流系统仿真 物流系统仿真
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依赖于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今天,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巨大发展,系统仿真技术的研究也不断完善,应用不断扩大。

应用范围

物流系统分析贯穿于从系统构思、技术开发到制造安装、运输的全过程,其重点放在物流系统发展规划和系统设计阶段。具体包括:制定系统规划方案;生产力布局、厂址选择、库址选择、物流网点的设置、交通运输网络设置等;工厂内(或库内、货场内)的合理布局,库存管理,对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进行数量控制,成本(费用)控制等。

地位

系统分析在整体系统建立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当系统中存在着不确定因素或相互矛盾的因素时更需要通过系统分析来保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技术上的大量返工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步骤

系统分析首先要对现有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包括调查现有系统的工作方法、业务流程、信息数量和频率、各业务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对现有系统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信息的状态作详细调查基础上,分析现有系统的有缺点,并了解其功能。一般来说,对物流系统分析需要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作?
(2)进行该项工作能增加什么价值?
(3)为什么要按照现有程序进行该项工作?
(4)为了提高效率,能否改变作业步骤的次序?
(5)为什么要有某一个小组或个人来完成这些工作?
(6)其他人可以完成这项工作吗?
(7)还有更好的系统运行方式吗?

新版图书

书 名: 物流系统分
作 者:达冈佐(CarlosF.Daganzo)
出版时间: 2010年9月1日
ISBN: 9787121117657
开本: 16开
定价: 38.00元

内容简介

《物流系统分析(第4版)》内容翔实,不仅提供了物流系统分析的建模方式,进行了各个物流环节费用与效益的量化分析,费用极小化的运输策略、一对一配送的最优化方法、一到多的配送、有转运的一到多配送,以及多到多的配送的问题,而且介绍了物流系统简化分析的概念,提高物流分析的效率可行性方法,为读者提供一种物流系统分析的方式及决策策略。
《物流系统分析(第4版)》在前一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两节新内容及附录,内容系统、新颖,并配有教师指导手册,非常适合作为高校物流工程、物流管理、交通工程,电子商务、MBA等专业学生学习物流系统的教材或参考书。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达冈佐(Carlos F.Daganzo) 译者:张庆英岳卫宏程丹
达冈佐(Carlos F.Daganzo),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扣州大学未来城市交通伯克利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教学与实践经验非常丰富,论文及著作颇丰,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未来交通,物流与供应链技术.交通流理论的控制,网络技术.公共交通等。

图书目录

第1章 简化模型与数据汇总应用
导读
1.1 解决物流问题的不同方法
1.2 案例2
1.3 附注9
1.3.1 有效性和灵活性
1.3.2 准确性
习题
第2章 成本
导读
2.1 引言
2.2 保管成本
2.2.1 租赁成本
2.2.2 等待成本
2.3 运输成本
2.3.1 与车头间距的关系
2.3.2 与距离的关系
2.3.3 与运输批量的关系:能力约束
2.3.4 与运输批量的关系:复合运输方式
2.4 装卸成本
2.4.1 运输成本
2.4.2 确定批量时装卸成本的取舍
2.5 随机影响
2.5.1 使用公共事业的随机影响
2.5.2 使用两种运输方式的随机影响
习题
符号表
第3章 最优化方法——一对一配送
导读
3.1 引言
3.2 需求恒定的批量问题
3.2.1 决策变量的鲁棒性
3.2.2 数据误差的鲁棒性
3.2.3 模型误差的鲁棒性
3.2.4 联合误差
3.3 多变需求下的批量问题
3.3.1 当保管成本接近租赁成本时的解
3.3.2 当租赁成本可以忽略时的解
3.3.3 数值解
3.3.4 连续近似法
3.4 其他一维定位问题
3.5 CA表达式的精确性
3.6 CA法的推广
3.7 网络设计问题
3.7.1 路线选择中经济批量的效应
3.7.2 求解方法
习题
符号表
第4章 一到多配送
导读
4.1 引言
4.2 运输运营
4.2.1 非细节车辆路径模型:多车辆行程
4.2.2 非细节车辆路径模型:少车辆行程
4.3 相同客户:车辆容量固定
4.3.1 低价品:ci<<cr
4.3.2 高价品:ci>>cr
4.3.3 产地库存
4.4 相同客户:车辆装载未知
4.4.1 路径长度的限制
4.4.2 在途库存成本诠释
4.4.3 库存约束
4.5 实施考量
4.5.1 Clarens和Hurdle案例研究
4.5.2 微调可能性
4.6 不同客户:对称策略
4.6.1 随机需求:低客户需求
4.6.2 随机需求:不确定的客户需求
4.6.3 对不确定性的动态反应
4.7 不同客户:非对称策略
4.7.1 例证
4.7.2 差异化策略
4.8 其他延伸
4.8.1 路径特性
4.8.2 与生产的相互影响
习题
符号表
第5章 具有转运功能的一到多配送
导读
5.1 引言
5.2 具有转运的配送系统
5.2.1 货站在一到多配送中的作用
5.2.2 设计目标和可能的简化
5.3 一次转运的问题
5.3.1 货站成本
5.3.2 入站成本
5.3.3 出站成本
5.3.4 设计问题
5.3.5 实例
5.4 改进及延伸
5.4.1 计划协调
5.4.2 具有约束的设计
5.4.3 变动需求
5.4.4 差异化策略
5.5 多次转运
5.6 自动离散化
习题
符号表
第6章 多到多配送
导读
6.1 引言
6.2 无转运的情况
6.3 单货站系统
6.3.1 对称策略
6.3.2 差异化策略
6.4 多货站系统:一次转运
6.4.1 操作问题
6.4.2 战略和战术问题
6.4.3 延伸
6.5 多货站系统:多次转运
6.5.1 基于BBT的两次转运情况
6.5.2 具有集运货站的多对多系统
6.5.3 相关延伸
习题
符号表
附录A TSP和VRP的一些特性
附录B 模拟退火
参考文献
专业词汇

分析要素

物流系统分析的因素很多,一般而言,应该注意:明确期望达到的目的和目标;确定达到预期目的和目标所需要的设备、技术条件和相应的资源条件;计算和估计达到各种可行方案所需要的资源、费用和生产的效益;建立各种替代方案所需要的模型,模型中标明目的、技术条件、环境条件、资源条件、时间、费用、元素间的关系;为选择最优化方案,建立一定的判断准则。因此,物流系统分析的五个基本要素有目的、可行方案、模型、费用和效益、评价基准。
(1)目的。目的是决策的出发点,为了正确获得决定最优化物流系统方案所需要的各种有关信息,物流系统分析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充分了解建立物流系统的目的和要求,同时还应确定物流系统的构成和范围。
(2)替代方案。一般情况下,为实现某一目的,总会有几种可采取的方案或手段。这些方案彼此之间可以替换。比如仓库的位置,可以选A地,也可以选B地、C地。而这些方案各有利有弊,选择一种最合理方案是物流系统分析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模型。模型是对实体物流系统抽象的描述。它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化成易于处理的形式。即便在尚未建立实体物流系统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一定的模型来有效地求得物流系统设计所需要的参数,并据此确定各种制约条件。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模型来预测各替代方案的性能、费用和效益,有利各种替代方案的分析和比较。
(4)费用和效益。费用和效益是分析和比较抉择方案的重要标志,用于方案实施的实际支出就是费用,达到目的所取得的成果就是效益。如果能把费用和效益都折合货币形式来比较,一般说来效益大于费用的设计方案是可取的,反之刚不可取。
(5)评价基准。评价基准是物流系统分析中确定各种替代方案优先顺序的标准。通过评价基准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各方案的优先顺序。评价基准一般根据物流系统的具体情况而定,费用与效益的比较是评价各方案的基本手段。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