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角化囊肿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临床表现

好发人群

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下颌第三磨牙区及下颌支部,发生于上颌者多位于上颌结节。

疾病症状

囊肿生长缓慢,临床表现和其他囊肿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由于颌骨的颊侧骨板一般较舌侧为薄,所以一般囊肿大多向颊侧膨胀;但角化囊肿可有1/3病例向舌侧膨胀,并穿破舌侧骨壁。角化囊肿常沿颌骨长轴扩展,颌骨膨胀不如其他颌骨囊汇总及成釉细胞瘤明显。一般囊肿囊液为黄色或草绿色液体,角化囊肿则为皮脂样角化物质。其他牙源性颌骨囊肿一般以单发性多见;角化囊肿多发性比例较高。多发性角化囊肿如同时伴发皮肤基底细胞(或基底细胞癌),分叉肋、眶距增宽、颅骨异常、小脑镰钙化、脊柱畸形等,则称为“基底细胞癌综合征”或“多发性基底细胞综合征”;如仅为多发性角化囊肿并无基底细胞(癌)等症状时,则称为角化囊肿综合征。基底细胞(癌)或角化囊肿综合征常有阳性家族史,被认为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角化囊肿较其他颌骨囊肿更易于继发感染。

疾病危害

除上述特点外,角化囊肿还有一定的复发性和癌变能力。其易于复发的原因可能是:
(1)角化囊肿的囊壁结缔纤维被膜内有子囊,手术时较易残留;
(2)囊壁的衬里上皮薄而脆,在术中较易残留,尤其是当囊肿范围较大时;
(3)囊肿的骨壁有时不光滑,呈贝壳状,囊壁不易刮净;
(4)囊肿如已进入周围软组织,因较多伴发感染,易于和周围组织粘连,致使刮治不易彻底。

辅助检查

一般囊肿在X线片上显示为一清晰圆形或卵圆形的透明阴影,边缘整齐,周围常呈现一明晰白色骨质反应线,但角化囊肿有时边缘不整齐。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应用囊肿刮治术。手术入路及切口设计同其他颌骨囊肿。伴有感染者需先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炎症后再行手术治疗。囊肿范围过大,骨质缺损较多,可能发生骨折者,术后需作颌间结扎暂时固定。对于已发生病理性骨折者,应行坚固内固定。

注意事项

上颌囊肿如范围较广,手术时与上颌窦穿通且上颌窦有炎症,应同时进行上颌窦根治术,将囊壁及炎性上颌窦黏膜同时刮除,严密缝合口内切口,骨腔内填塞碘仿纱条,同时在下鼻道开窗或鼻前庭处引流,术后3~5日后逐步由此抽出纱条。
角化囊肿容易复发,甚至可发生恶变,因此手术刮除要求更彻底;在刮除囊壁后用苯酚或硝酸银等腐蚀剂涂抹骨创,或加用冷冻疗法,以消灭子囊,减少复发,必要时还可在囊肿外围切除部分骨质。如病变范围太大或多次复发的角化囊肿,可考虑将颌骨连同病变的软组织一起切除,并立即植骨。
对于大型角化囊肿(包括其他大型颌骨囊肿)也可行成形性囊肿切开。成形性囊肿切开术亦称袋形缝合术,即从口内打开囊肿,切除部分囊壁及黏膜,并将黏膜与囊膜相互缝合,使囊腔与口腔相通,引流自如。由于没有囊液聚集,消除了压力,囊腔可逐渐自行缩小,变浅。以后可再采用手术的方法将剩余的囊壁摘除,由于死腔不大,封闭也就很容易。这一方法的另一优点是仅在口内手术即可,不必从口外作切口。其缺点是疗程较长。在整个疗程中,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并严密随访。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