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是海滨沼泽最重要的
水文要素。由于近岸潮波具有驻波性质,水流到达沼泽往往要经过很长路程,沼泽内植物生长繁茂,所以沼泽表面的水流流速明显地比向海一侧的光滩上的弱。在正常潮汐条件下,沼泽表面平均流速一般只有几厘米/秒。被海水淹没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从低沼泽向高沼泽递减。沼泽的前缘能被每个潮周期淹没,而沼泽的内缘一年中仅为1~2次风暴潮涉及。一般,潮波在向陆传播中受到海底摩擦,涨潮历时缩短,落潮历时延长,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涨落潮平均流速之比值可达1.54。根据边界条件和潮汐特性,可大于或小于此值;在河口,由于
径流的加入,还可出现相反的情况。在一个潮周期中,往往有一部分泥沙沉积在滩面上。砂和粗粉砂的沉积主要是自由沉降;而细粉砂和粘土的沉积主要由植物的阻拦、过滤动物的粪便化作用和化学絮凝作用引起。
沼泽中常发育树枝状潮沟系统。它为沼泽水循环增强了活力。潮沟起源于微起伏的积水洼地,通过向源侵蚀而获得发展。潮沟的源头通常在高沼泽。出沼泽后,潮沟逐渐消失在中潮位附近,也有的与潮下带的水道连通。潮沟中水流流速比沼泽表面流速大得多。一般为每秒数十厘米。最大涨潮流速出现在漫滩之前,最大落潮流速发生在片流汇集潮沟之后。
海滨沼泽中波浪动力常较弱。在美国东海岸,在生长互花米草(
Spartina alterniflora)的低沼泽中,测得波高降低71%,波能耗损92%。但风暴来临时,特别是它与大潮相遇时,沼泽内发生巨大洪水。波高流急,水体含沙量成倍增加,沼泽内出现强烈的冲淤变化。往往强大的底流冲刷植物稀疏的沼泽外缘,而拍岸浪则在沼泽上部形成由沙、泥、砾和贝壳组成的冲越扇。
沉积物空隙水的盐度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①气候条件。纬度和季节的变化,使降雨和蒸发强度不同,从而影响盐度。②沼泽所在区域海水的盐度。在河口或淡化泻湖,海水盐度较低;而在咸化泻湖,盐度较正常海水高。因此,在不同环境下发育的盐沼中,
土壤水盐度不同。③沼泽相对于海面的高程。低沼泽经常为海水所淹没,盐度较稳定;高沼泽暴露时间长,蒸发或降雨的影响大,盐度变差大。在河口或淡化泻湖区,盐度自沼泽前缘向陆逐渐增加,在平均大潮高潮位附近达到最大,然后向陆迅速减小。④排泄条件。地面坡度大时,排水条件好,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
沉积物空隙水中的氯度一般较上覆海水中的要高。Ca/Cl比值与这一规律相同, 而Mg/Cl、K/Cl、Na/Cl和Sr/Cl则相反。
地下水与潮水、降雨和蒸发形成统一的水文系统。涨潮后期和落潮初期,地下水位低于潮沟水位,地下水接受补给;落潮后期和涨潮初期,地下水位高于潮沟水位,地下水补给潮沟水。降雨使地下水位升高,盐度降低;蒸发则相反。实际上,海滨沼泽水文是以上诸要素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