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谷枯病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器初埋生在病部表皮下,后全部外露仅基部留在病组织里,散生或群生,球形至扁球形,黑褐色,基部黄褐色,顶端突起为孔口。分生孢子小,无色或色浅,单胞,卵形至椭圆形,大小3~6×2~3(μm),成熟后遇水可成群从孔口逸出。
水稻谷枯病 水稻谷枯病

传播途径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稻谷上越冬,次年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水稻抽穗后,侵害花器和幼颖。花期遇暴风雨,稻穗相互摩擦,造成伤口有利病菌侵入。

发病条件

生产上氮肥施用过量或迟施氮肥或冷水灌田,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子,对种子进行消毒,方法参见稻瘟病。
(2)带病秕谷用于高温沤制堆肥。
(3)合理施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改造冷水田。
(4)抽穗期结合防治穗瘟喷药保护,使用药剂参见稻瘟病。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