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柱马缨花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参考文献

Rhododendron delavayi Franch. var. pilostylum K. M. Feng in Act. Bot. Yunn. 5: 265. 1983; 云南植物志4: 368. 1986.

形态特征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花柱通体有丛卷毛。
马缨杜鹃(原变种)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7(-12)米;树皮淡灰褐色,薄片状剥落;幼枝粗壮,被白色绒毛,后变为无毛。顶生冬芽卵圆形,淡绿色,长6-7毫米,多少被白色绒毛。叶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钝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反卷,上面深绿至淡绿色,成长后无毛,下面有白色至灰色或淡褐色海绵状毛被,中脉在上面凹下,下面凸出,近于无毛,侧脉14-20对,在上面凹入,下面稍凸,达于叶缘;叶柄圆柱形,长0.7-2厘米,后变为无毛。顶生伞形花序,圆形,紧密,有花10-20朵;总轴长约1厘米,密被红棕色绒毛;花梗长0.8-1厘米,密被淡褐色绒毛;苞片倒卵形,长2.5厘米,宽1.2厘米,有短尖头,两面均有绢状毛;花萼小,长约2毫米,外面有绒毛和腺体,裂片5,宽三角形;花冠钟形,长3-5厘米,直径3-4厘米,肉质,深红色,内面基部有5枚黑红色蜜腺囊,裂片5,近于圆形,长约1厘米,宽1.3厘米,顶端有缺刻;雄蕊10,不等长,长1.6-4厘米,花丝无毛,花药长圆形,长2-2.8毫米;子房圆锥形,长7毫米,密被红棕色毛,花柱长2.8厘米,无毛,柱头头状。蒴长圆柱形,黑褐色,长1.8-2厘米,直径8毫米,10室,有肋纹及毛被残迹。花期5月,果期12月。

产地生境

产云南东南部,生于海拔1 550米的石山上,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广南平坝子。

相关种

树形杜鹃Rhododendron arboreum Sm.
树形杜鹃(原变种)Rhododendron arboreum Sm. var. arboreum
棕色树形杜鹃(变种)Rhododendron arboreum Sm. var. cinnamomeum (Wall. ex G. Don) Lindl.
粉红树形杜鹃(变种)Rhododendron arboreum Sm. var. roseum Lindl.
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 Franch.
马缨杜鹃(原变种)Rhododendron delavayi Franch. var. delavayi
狭叶马缨花(变种)Rhododendron delavayi Franch. var. peramoenum (Balf.f. & Forrest) Ming
林生杜鹃Rhododendron lanigerum Tagg
西藏毛脉杜鹃Rhododendron niveum Hook.f.

亚组概述

乔木,树皮粗糙,幼枝密被绒毛。叶椭圆形,长圆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下面密被海 绵状至紧贴的一层或两层白色至淡褐色有分枝的绒毛,有时上层为棕色丛卷毛。花序密, 有花10—25朵;花萼小,长1—2毫米;花冠钟形或管状钟形,具蜜腺囊,裂片5;雄蕊 10;子房密被绒毛,偶尔尚具腺体,花柱无毛。 本亚组的模式种:树形杜鹃 R.Arboreum Smith 本亚组无确定的亲缘关系,但可能近于银叶杜鹃亚组Subsect.Argyrophylla之R. Denudatum Levl. 本亚组有4种,4变种, 中国全有之, 主要产于云巾和西藏。有少数种亦分布于四川 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在缅甸和印度北部亦分布有少数种。

本组概述

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亚洲东南部,少数种类分布于欧洲及北美洲。 我国有251种,多集中分布于西南部,少数种类向东分布至台湾;在我国西南部山区,海 拔2 000—3 500米的中山地带,常有纯杜鹃林分布,在贵州西部、黔西、大方及毕节三 县,更是杜鹃林连成一片,绵延百余里,成为我国特有而著名的“百里杜鹃林”.每当春末 夏初,各种杜鹃花争相开放,千姿百态,色彩缤粉,汇成花海,持续达一月之久,景色十 分壮观。组的模式种:Rhodendron ponticum Linn.本组的杜鹃花、叶常绿,花形较大,色彩艳丽,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各国已广泛引种栽培,尤以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最为普遍。我国的庐山植物园、四川灌县的华西树木保护中心、昆明植物园及杭州植物园栽培较多,有一定规模。此外,其木材细密可以用于制造器具及精细雕刻。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