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球蜡蚧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体特征

成虫

老熟时体长8至18.8毫米,高14毫米,半球形、红褐色。体背具整齐的黑灰色斑纹。雄成虫:头部黑色,前胸及腹部黄褐色,中后胸红棕色;触角10节,前翅呈菜刀状。
枣球蜡蚧

枣球蜡蚧

长椭圆形,初产时浅黄褐色至浅粉色,孵化前为紫色,被白色蜡粉。

若虫

初孵若虫体长椭圆形,桔红色,触角6节,腹端中部生有2根长尾毛。固定后虫体扁平,淡黄褐色,体背有白色透明蜡壳。2龄若虫椭圆形。

生活习性

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冬,翌年4月开始活动,4月末5月初出现成虫,5月末出现新孵若虫,6-9月在叶面刺吸危害,9-10月在枝条上危害,后固在枝条越冬。寄主被害造成大量落果减产,枝条枯萎,生长势衰弱,甚至整株死亡。被列入国家森林植物检疫对象。

种群分布

国内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宁夏、内蒙等省,寄主有枣、洋槐、紫穗槐、刺槐、核桃、紫薇、玫瑰等。

防治措施

1、实施严格检疫,防止疫苗、疫树调运传播扩散。
2、10月枝干喷洒3-5度石硫合剂,防治越冬若虫。
3、喷洒20%灭扫利2000倍,20%速灭杀丁3000倍液防治雌成虫。
4、幼树早春可在主干2米处,刮皮宽15-20厘米交错环,涂40%氧化乐果或40%久效磷3-5倍液。
5、其他参照防治白腊蚧。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