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沫蝉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成虫

松沫蝉

松沫蝉

体长9—10mm,头宽2一3mm。头部前方突出,中央部分黑褐色。复眼黑褐色。单眼2个,红色。前胸背面谈褐色,前缘的中央为黑褐色,中线隆起。小盾片近三角形,黄褐色,中部较暗。翅灰褐色,翅基部和中部的宽横带及外方的斑纹为茶褐色。后足腿节外侧有2个明显的棘刺。

长1.9mm,宽0.6mm。长茄形或弯披针状。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淡褐色,在尖端有一纵的黑色斑纹。

若虫

末龄若虫全体黑褐色或黄褐色,复眼赤褐色。触角刚毛状,位于复眼的前方。胸部背面有翅芽。在头胸部背面的中央有1条黄褐色线纹。腹部9节,末端较尖。

生物学特征

1年发生l代,以卵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孵化,5月上旬为孵化盛期。6月下旬成虫羽化,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成虫8—9月交尾产卵,10月以后陆续越冬。卵产于当年生的松针叶鞘内,一般2—3粒在一起,单粒者较少。孵化多集中在6—8时,孵化率70-85%。若虫孵出后喜群居,经常3—5头在一起,多者达30多头。若虫危害松树嫩梢基部组织,吸食树液时尾部不断摆动,由腹部排出白色泡沫,以掩护虫体,故俗名“吹泡虫”。若虫脱皮4次,共5龄。若虫期60一70天。若虫老熟后,爬至针叶上部静止不动,准备羽化。初羽化的成虫全体白色,2-3小时后变为淡褐色。羽化时间多集中在清晨,以4-6时最多,约占总数的80%。成虫羽化后需进行较长时间的补充营养,吸食嫩梢基部树液,分散危害,不再排出泡沫,对树的危害也比若虫轻。成虫多栖息于小技上,受惊扰时即行弹跳或作短距离的飞翔。8月中旬开始交尾、产卵。每雌产卵量最多66粒,最少28粒。此虫的发生与树种、树龄、郁闭度及树势有关。据调查,在山东峨山以赤松被害最重,被害株率占77.78%;黑松枝皮粗糙,不利于取食,故受害较轻,受害株率只占10.91%。
松沫蝉

松沫蝉

此虫最喜危害10年生左右的松树,特别是人工纯林。幼苗和10年生以上的大树也可遭受其危害,但受害程度较轻。在郁闭度为0.6的林分内,被害株率为60.63%;郁闭度为0.3的林分内被害株率为76.32%。郁闭度大,温度较低,湿度较大的林分,不利其发生;相反,郁闭度小,温度高,湿度小,技梢汁液浓度大,含营养物质多,则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在同一林分中,一般生长健壮的树上虫口密度大,有虫株率达90%以上;生长衰弱或遭受其它病虫害的树上虫口密度显著较少,有虫株率仅为26%。

松沫蝉防治方法

1.秋末至春初剪除着卵枯梢烧毁。
2.在若虫群集危害时期用50%杀螟松乳油200-500信液喷雾或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倍液在树干基部刮皮涂环,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