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兰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基本信息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2年12月
专业技术职务:主任医师
专业:皮肤病与性病学
导师层次: 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导师类别:学术型
最后学历:2001.7 第三军医大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医学博士
工作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皮肤科

荣誉成就

从事皮肤病临床和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于色素性皮肤病(痤疮、黄褐斑、太田痣、白癜风)及病毒性皮肤病的诊治,在皮肤激光医学美容方面较深的造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广东省科委重点科研课题,广州市重大科研及军队杰出人材基金等多项科研经费的资助。2001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5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荣立三等功二次。2005年获广东省名医工程资助、2007年获广州军区名医称号。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主编专业书籍两本,参编三本。

科研简介

研究方向

1、激光美容与色素性皮肤病
2、病毒性皮肤病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医学会激光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皮肤科医师协会常委;广州军区皮肤病专业主任委员,全军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化妆品科学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学美容杂志常务编委。

代表论文

杨慧兰,刘仲荣,李雪梅等.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临床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1):35-37.
杨慧兰,韩双艳,王捷,等.基因枪介导单纯疱疹病毒DNA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2004,20:748-750.
代表学术专著:
病毒性皮肤病学 2008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主要获奖情况:
1、单纯疱疹病毒gD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临床应用研究;2001年;总后勤部、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2、单纯疱疹病毒Ⅱ型gD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保护性免疫研究;2005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在研课题

1、HSV-2 LAT ORF 的抗凋亡作用及在蛋白水平上的调控机制、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万元
2、单纯疱疹病毒潜伏感染及复发机制的研究、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全军十一五杰出人才基金、50万元。

学术简介

曾先后到复旦大学遗传所、美国UCLA病毒实验室研修,具有扎实的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丰富的实验操作经验,以及较强的科研素质及指导教学能力。熟练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将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熟练地阅读英文皮肤专业文献。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多次进行大会演讲及发言,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从事皮肤性病学、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20余年,在生殖器疱疹gD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临床应用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发表与该课题有关的论著30余篇,其中5篇被BA、CA、SCI收录。主持国家级、军级、以及广东省重点攻关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自1999年开始先后同贵阳医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合作,先后培养硕士生11名、博士生1名,均已顺利通过答辩毕业。指导博士后出站1名。在读硕士生8名,博士生1名,博士后2名。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军杰出人才基金、广东省名医工程研究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重大科技课题的资助约200余万元,进行病毒分子生物学、疱疹病毒疫苗的研究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其研究内容丰富,应用前景可观。因科研方面表现突出,先后于2001年,2003年荣立三等功二次,获标兵个人、广州军区1383重点人材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嘉奖及学雷锋先进个人及广东省名医称号,在广东省乃至全国皮肤性病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