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泽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人物事迹

“我做的是好事,他们会明白”
1992年,李兴泽还是沙坪坝区土主镇明珠山村——歌乐山脚下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
也正是在这一年,明珠山村护林员的位子空出来。村民们开始摆谈起当护林员的待遇和工作条件,大家七嘴八舌一比较,都觉得务农也比当护林员强。
40岁的李兴泽站在一旁,把大家的话都听在耳里,抬头望了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林子:“护林员的工作不安逸,但要管这么大片地方,就是件大事。”
在那个人人都向往外出经商、务工的年代,李兴泽却决定去应聘护林员,他知道,每月领到100多元工资的背后,是需要负责上千亩地的巡护工作。
村民们有的说他“不懂行情”,有的笑他“没得闯劲儿”,家人也为此和他闹别扭。明珠山村的村干部有些过意不去了,跑来劝说李兴泽:“不干了就说一声,村里不会为难你。”
李兴泽没答应,他说:“答应了的事情我就要做下去,我做的是好事,他们会明白。”
穿上迷彩服 就融入了整片森林
从此,倔强的李兴泽严格遵守着护林员的上班时间表:夏季,6点起床开始巡山,晚上10点回家;冬季,早上8点出门,下午5点往回走。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单调而枯燥,却需要保持时刻的警惕和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李兴泽学会了在山里唱歌,有时,坐在路边轻声唱给小树苗听。有时,走在林间大声唱给对面的山头听,唱的都是些记忆里的老歌,记不着词了,就哼着调唱过去。
后来,李兴泽又给自己买了一套迷彩服,他觉得,换了一身行头,自己就融入了整片森林。
护林员的工作,让家里的农活耽误下来。附近的村民回忆,刚当上护林员的那几年,农忙时节还能看见李兴泽一家趁着月色在田里干活。8年前,李兴泽的女儿开始进城务工,常往家里寄些补贴,李兴泽就彻底不种田了。
“我对得起领过的每一分钱”
不再操心家里的用度,李兴泽安心地投入到护林员的工作中。
2012年4月,正值清明期间的歌乐山艳阳高照。同属歌乐山林场的曾家镇因祭祀引发山火,三座山峰瞬间被点燃。李兴泽所在的明珠山村虽然相隔甚远,也需要严防死守。
就是这个紧张的时刻,李兴泽的老伴突发心脏病,李兴泽赶回山脚,让附近一户村民开着摩托车把老伴送到了医院。
仍然守在明珠山村的李兴泽心神不宁,他想随老伴去医院,又放心不下身后的林子。
最终,李兴泽还是去了。他坐在病床前,红着眼眶向老伴道歉:“对不起,今年清明天干,山里的地形我最熟悉,我不能让守了20年的林子出任何问题,你在这儿好好疗养,我回去了。”
李兴泽前后在医院待了不到10分钟。
现在,李兴泽每月的工资涨到了400来元,他很高兴。“我守了20年林场,从未发生过一起火灾、一起偷伐事件、一起大面积的病虫害。”李兴泽说,“我对得起自己领过的每一分钱”。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