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药品名称】明目地黄丸浓缩丸
【汉语拼音】Mingmu Dihuangwan Nongsuowan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煅)。辅料为蜂蜜
【性状】本品为深棕色的浓缩丸;气微香,味先甜而后苦、涩。
【作用类别】本品为迎风流泪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与主治】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10丸,一日3次。
【贮藏条件】密封。
【规格】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克
功效
明目地黄丸一般用于滋肾养血明目,治肝肾阴虚、目涩羞明、视物模糊、迎风流泪。成分是六味地黄丸再加上六味药(即熟地黄、山茱萸制、怀山药、云茯苓、牡丹皮、福泽泻等六味,加枸杞子、甘菊花、全当归、大白芍、潼蒺藜、石决明煅)。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入心、肝、肾经。功能益肝肾、滋阴降火、养血补血。有促血凝、增强心脏收缩力、利尿、轻微降血糖的作用。
怀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功能补脾养胃,益肺固肾,养阴生精,久服可降血糖。
云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膀胱、心经。功能渗湿利水,健脾宁心,有利尿排钠、镇静、保肝、抗溃疡的作用。
明目地黄丸
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肾经。功能补益肝肾、养阴补血、益精明目、润肺止咳。有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抑制脂肪在肝脏中沉积、降低血中胆固醇和减轻动脉硬化作用,能降血糖和增强免疫力。治糖尿消渴效佳。
甘菊花味甘微苦、性凉,入肺、肝、胃经。功能疏风散热、清肝明目,解毒消肿。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菊花又分黄、白、野菊花。甘(白)菊花偏清肝明目。
全当归味甘辛、性温,入肝、心、脾经。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能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现已用于治疗冠心病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降压、利尿、保肝、护肝及拟维生素E作用,并能促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
大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经。功能养血敛阴,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有缓解胃肠及子宫平滑肌痉挛、扩张冠状动脉和利尿的作用。能抗血栓形成,并有镇静作用。
潼蒺藜味苦辛、性平,入肺、肝经。功能平肝解郁、祛风明目。常用于肝阳上亢、肝气郁结、乳闭不通、肝热、目赤多泪、风疹瘙痒等证。亦有降压作用。
石决明煅味咸、性寒,入肝经。功能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煅用有收敛、止血作用。本品有镇静及减轻脑部充血的作用。
这12味药组成了治疗目疾的重要方剂,但其作用与心脑血管、肝肾等脏器密切相关,虽没有表明降压,但所列能治症状,包括降低血压的症候群。
再从高血压病的病理变化来分析。早期仅为周身细小动脉痉挛日久引起管壁变性,如小动脉压力持续增高,引起内膜纤维组织和弹力纤维增生,管腔狭窄加重缺血,继续发展则将导致脏器继发性改变,其中以心、脑、肾为最重要。
明目地黄丸
中医学认为,劳倦过度或年老肾亏,肾精不足,肝失所养,阴不敛阳则肝阳上亢,上扰清窍。长期精神紧张或忧思恼怒,肝气郁滞,化火伤阳,亦致肝火肝阳上越,饮酒过度或恣食肥甘,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湿浊内生,蕴久则化热,灼津生痰,痰浊使肝风上扰,均可成脑晕、头痛之症。若阴亏较甚,不能上承于心,则见心悸、健忘、不寐之症,若阳盛化火、化风、肝风入络则四肢麻木,甚则口眼歪斜,若肝阳暴亢动风,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扰动心神,阻蔽清窍,而成中风昏厥之重危征象。
必须针对病因,坚持长期合理治疗,尤其对血胆固醇升高、电解质紊乱、糖耐量异常、尿酸增多,引发痛风性关节炎,对肝、肾、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可采用中药治疗,标本兼顾,滋养肝肾合平肝潜阳,健脾益气合化痰降逆,益气养阴合活血化瘀等。
由此可见,明目地黄丸制剂除补肾明目外,尚有治疗高血压的作用。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刺激之物。
暴发火眼者忌用,其表现为眼白充血发红,怕光、流泪、眼屎多。
明目地黄丸
3、儿童应用时应先到医院检查眼部情况,如无其它眼病方可服用。
4、如有迎风流泪,又有视力急剧下降,应去医院就诊。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治疗一周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6、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7、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8、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