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郎果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4-6米;小枝粗壮,圆柱形,嫩枝密被柔毛,老枝暗紫褐色,无毛,有稀疏浅色皮孔;
花红 花红
冬芽卵形,先端急尖,初时密被柔毛,逐渐脱落,灰红色。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5-11厘米,宽4-5.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上面有短柔毛,逐渐脱落,下面密被短柔毛;叶柄长1.5-5厘米,具短柔毛;托叶小,膜质,披针形,早落。伞房花序,具花4-7朵,集生在小枝顶端;花梗长1.5-2厘米,密被柔毛;花直径3-4厘米;萼筒钟状,外面密被柔毛;萼片三角披针形,长4-5毫米,先端渐尖,全缘,内外两面密被柔毛,萼片比萼筒稍长;花瓣倒卵形或长圆倒卵形,长8-13毫米,宽4-7毫米,基部有短爪,淡粉色;雄蕊17-20,花丝长短不等,比花瓣短;花柱4 (-5),基部具长绒毛,比雄蕊较长。果实卵形或近球形,直径4-5厘米,黄色或红色,先端渐狭,不具隆起,基部陷入,宿存萼肥厚隆起。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根系强健,萌蘖性强,生长旺盛,抗逆性强。喜光,耐寒,耐干旱,亦耐水湿及盐碱。适生范围广,在土壤排水良好的坡地生长尤佳,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适宜生长山坡阳处、平原砂地,海拔50米-2800米。

分布情况

产内蒙古、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新疆。

药用价值

作药用时,其根叫林檎,叶叫花红叶。
功能主治
止渴,化滞,涩精。治消渴,泻痢,遗精。
①《千金·食治》:止渴。
②《食疗本草》:止消渴。主谷痢,泄精。
③《本草拾遗》:主水痢,去烦热。
④《日华子本草》:下气,治霍乱肚痛,消痰。
⑤《滇南本草》:治一切冷积痞块,中气不足,似疟非疟。化一切风痰气滞。
⑥《医林纂要》:止渴,除烦,解暑,去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生食、捣汁。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
①《千金·食治》:不可多食,令人百脉弱。
②《开宝本草》:不可多食,发热涩气,令人好睡,发冷痰,生疮疖,脉闭不行。
附方
①治水痢:林檎半熟者十枚。以水二开,煎取一升,和林檎空心食。(《食医心镜》)
②治小儿痢:林檎、构子。杵取汁服。(《子母秘录》)
③治小儿闪癖,头发竖黄,瘰疬羸瘦:杵林檎末,以和醋敷上。(《子母秘录》)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