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台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擂鼓台(湖北省秭归县历史景点)

擂鼓台(湖北省秭归县历史景点)
“擂鼓台”位于屈原的诞生地湖北省秭归县乐平里(屈原村古名),为“屈原八景”之一。 “擂鼓台”在香炉坪下的响鼓溪西岸,与响鼓岩、珍珠帘成一组姊妹景点。响鼓溪的淙淙水声,听起来犹如擂鼓台的咚咚鼓声。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克郢都,楚国君臣仓皇逃走,屈原闻讯怀石投江。次年,白起火烧夷陵(今宜昌市境内),纵火烧毁楚先王陵墓,继续挥师西上,进攻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西楚百姓奋起抵抗。激战之夜,乡民们忽然听见了咚咚鼓声,一阵紧过一阵,犹如集结于军万马的号角。乡民们从四面八方向鼓声响起的地方靠拢,将擂鼓台团团围住。忽然看见擂鼓台上升起一面巨大的鼍鼓,气势如虹的屈原,抡起鼓槌拼命地击打,咚咚鼓声声震四野。乡民们为屈原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刀光剑影辉映夜空,喊杀之声震撼大地,秦军吓得丢盔弃甲,望风而逃。一轮红日怒涌而出,鼍鼓化为石鼓,屈原无影无踪。屈原回乡击鼓抗秦的一幕,在屈原故里传为佳话。擂鼓台山明水秀,奇峰突兀,为乐平里一大奇观。吴丈蜀《擂鼓台》诗:“碧树葱茏前古台,曾闻对阵刃锋摧。当年战鼓终沉寂,无有秦军掠地来。”李盛良《擂鼓台》诗:“痛恨奸臣与宠姬,登台擂鼓而攻之。扬眉振臂槌高举,直到风云变色时。”作者敢于标新立异,不写击鼓抗秦,而写击鼓攻奸,直掏楚国亡国灭族 的根源,更加耐人寻味。

擂鼓台(陕西省安康市历史景点)

擂鼓台(陕西省安康市历史景点)擂鼓台(陕西省安康市历史景点)
擂鼓台(陕西省安康市历史景点)
陕南小武当——擂鼓台,是陕南著名道教圣地和旅游风景区,1995年,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 擂鼓台风景区北瞰月河川道,南临汉江谷地,每逢雨后初晴,峰顶葱郁彼白云环绕,有时还会见到“金顶佛光”的奇观,偶遇大雨,大雾弥漫,山姿树影迷离恍忽,又似步入仙境,冬季大风呼啸,松涛轰鸣,呵气成冰;盛夏,泉水淙淙,凉风习习,鸟语花香,古人曾赞叹道:“青山不墨千年画,绿水无丝万古琴”。 擂鼓台风景区主峰海拔1891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山寨28座,山顶有真武上殿,山腰为下殿,中有“关南第一峰”题额。

擂鼓台(河南省平顶山市历史景点)

擂鼓台(河南省平顶山市历史景点)擂鼓台(河南省平顶山市历史景点)
擂鼓台(河南省平顶山市历史景点)
擂鼓台,位于凤凰山中段的紫阳、汉阴、安康三县、市交界地带。相传,三国蜀汉名将张飞曾在此擂鼓退敌,故名擂鼓台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