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免疫学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基本信息

作 者:章晓联编 丛 书 名:
版 次:1
页 数:325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教材教辅 > 研究生

内容简介

《感染免疫学》是一本系统介绍当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的感染免疫学的为数不多的专业参考书。当前传染性疾病研究是纳入我国“十一五”重大研究计划的重要内容,而感染免疫是传染性疾病的重要研究内容,该书介绍了感染性病原体(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导致的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机制,详细介绍主要检测原理、方法和手段,还介绍了当前国际这一领域的最前沿进展,是一本既有理论、又有研究方法的实用性书籍,可作为研究生教材,也适合广大科学研究人员使用。
《感染免疫学》一书介绍的理论和技术运用之间交互连贯,结合感染免疫学基础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为在微生物学、病毒学、真菌学、寄生虫学、免疫学和医学等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本书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全书内容包括:①感染性病原体(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导致的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机制;②感染性疾病免疫应答的主要检测原理及方法;③感染动物模型;④人类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手段等。

作者简介

章晓联,博士,女,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胞内病原微生物的分子致病机制和感染免疫研究,在分子及感染免疫、糖基化和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目录

第一章 感染性病原体的免疫应答机制
第一节 感染性病原体的固有免疫机制
第二节 感染性病原体的适应免疫应答机制
第三节 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在感染中的作用机制
第二章 感染性病原体免疫应答的检测原理及方法
第一节 感染性疾病中白细胞的分离和检测原理及方法
第二节 分泌细胞因子的T细胞的检测及分离
第三节 人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和增殖
第四节 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HC配体和抗原的T细胞表位:抗原表位疫苗的应用
第五节 T细胞免疫反应定量分析中四聚体技术的应用
第六节 应用ELISA、ELISPOT、流式细胞术及RT-PCR定量检测T细胞反应细胞因子
第七节 应用微点阵技术研究病原体感染后宿主基因转录变化
第八节 鼠吞噬细胞的分离及功能检测
第九节 细菌感染小鼠的免疫反应
第十节 免疫应答的体内检测
第十一节 鼠T淋巴细胞杂交瘤单克隆细胞系的建立和发展
第三章 感染动物模型
第一节 鼠的结核杆菌模型
第二节 利什曼病模型
第三节 鼠类巨细胞病毒动物模型
第四节 啮齿类动物模型
第五节 DNA疫苗接种方法
第六节 佐剂的应用和制备
第七节 免疫细胞体外分析
第四章 人类感染性疾病的检测手段
第一节 T细胞的分离及T细胞系的建立和克隆
第二节 人T细胞的生长转化
第三节 人杀伤细胞的产生和特征
第四节 人类细胞因子的测定
第五节 原位免疫反应的检测:免疫荧光和免疫酶联技术
第六节 人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培养
中英文索引

前言

《感染免疫学》一书主要介绍感染免疫学的最新理论知识和研究所采用的最新技术手段及其应用。20世纪以来,医学微生物学发展不断融合了免疫学、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对进一步理解宿主细胞和微生物致病机制间的分子联系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尤其是将免疫学的研究范围拓宽到了微生物防御,并且在研究哺乳动物器官的自身调节和致病机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免疫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如单克隆抗体技术、ELISA和ELISPOT;流式细胞术的荧光活性细胞分选系统、细胞分离检测、细胞因子的细胞计数分析;运用四聚体技术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应答的定量分析等技术。免疫学的发展进程相当迅速,因此免疫学技术方法的改进和更新以及前沿技术的学习都是很有必要的。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