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心电记录器上的电极片接触胸壁或将电极缚在双臂,心电转变为声音,通过电话,传至医院接收机,再将声音谐调为心电信号,用心电图机描记。此为实时记录,音频模拟发送技术。其信号干扰大,使用极不方便。
此后,心电记录发送器不断发展。第二代为心电储存发送器,可以储存记录数次30s的心电信息。第三代为循环记忆心电记录发送器,可以回放(追忆)出现在按压按钮前若干秒的心电信息,此功能对临床极为有用。第四代为智能式循环记忆心电记录发送器,即可对期前收缩、停搏及心肌缺血进行自动分析记录。第五代为Holter式的智能循环记忆心电记录发送器,既可当Hoher使用,能储存24h心电信息,又能对期前收缩、停搏、心肌缺血实时自动报警及自动发送。我国自行设计并取得国际专利的iHoher,经过不断改进,其性能十分完善、实用,已在天津、山东、山西进行了大量临床应用,并在预防治疗心血管急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iHoher可用于明确诊断,以指导治疗;还可用于健康保健,可以降低医疗费用;此外,对医疗工作面向社区基层,有确切的使用价值。
近五年来手机和网络通讯技术飞速发展,并介入到心电远程监护领域,从以往的有线电话心电远程监护,进一步发展到无线的手机和电脑网络心电远程监护,更加实用、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