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汉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作家,学者,1938年4月出生,广东省五华人。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生中文系。现任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副研究员,系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会员、国际客家学会会员、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广东客属海外联谊会《客联》杂志名誉总编、香港《中外古今》客属杰出人物志副主编,广州新马侨友会王理事兼《侨友会讯》副主编。主要业绩:六十年代曾发表了《太行山上》(获《人民文学》征文奖)、《龙溪河畔》、《红大娘的故事》和话剧《防线》等作品,并参加山西省戏剧汇演。七十年代写有《壮志易山河》、《槟榔岭下》以及《烽火故乡路》(电影文学剧本)等。八十至九十年代发表了《骨肉难留报国心》、《友谊之树常青》、《宝岛赤子》、《陈嘉庚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司徒美堂与祖国抗战》、《胡文虎与祖国教育事业》和文学传记《从徒工到侨领》等作品。合作编撰出版《华侨华人大观》(获二等奖)、《上界华侨华人概况》、《当代中国华侨教育》、《广东华侨志》、《中国教育大辞典 华侨港澳卷》等200多万字。1993年应邀赴马来西亚作了《客家文化》讲座巡回报告,并在海内外发表了《客家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客家文化的新发展》等论文。其中《司徒美堂与祖国抗战》被香港“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评为国际优秀论文奖:《客家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与作用》被北京“中国科学发展研究院”评为“中国科学创新发展成果”一等奖;并授予“全国十佳理论创新优秀工作者”誉称;《客家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被“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评为国际金奖;《客家文化新发展》获“中国文化研究院全国文化创新理论成果”一等奖,并授予“全国十佳优秀文化工作者”荣誉称号。还与他人合作将其创作的文学传记《从徒工到侨领》改编为20集电视连续剧《司徒美堂》。传略入编《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专家大辞典》和《中国高等院校教授大典》等。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