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黄麻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植物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达10米;树皮灰褐色,平滑或细龟裂;小枝灰褐至棕褐色,密被直立或斜展的灰褐色或灰色短绒毛。叶纸质或薄革质,宽卵形或卵状矩圆形,稀宽披针形,长7-15 (-20) 厘米,宽3-7 (-8) 厘米,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稀锐尖,基部心形,明显偏斜,边缘有细锯齿,两面近于同色,干时常灰褐色至棕褐色,叶面极粗糙,有直立的基部膨大的硬毛,叶背有密或较稀疏直立的或稀斜展的灰褐色或灰色短绒毛(茸毛),有时稀疏地混生褐红色(干时)串珠毛,基出脉3,侧生的一对达叶片中上部,侧脉4-5对;叶柄长7-18毫米,毛被同幼枝;托叶条状披针形,长6-9毫米。雄花序长2-4.5厘米,毛被同幼枝;雄花直径1.5-2毫米,几乎无梗,花被片5,卵状矩圆形,外面被微毛,边缘有缘毛,雄蕊5, 退化雌蕊倒卵状矩圆形,压扁,透明,在其基部有一环细曲柔毛。雌花序长1-2厘米;雌花具短梗,在果时增长,花被片5-4,三角状卵形,长1-1.5毫米,外面疏生细毛,在中肋上密生短粗毛,子房无毛;小苞片卵形,长约1毫米,具缘毛,在背面中肋上有细毛。核果宽卵珠状,压扁,直径2-3毫米,表面无毛,成熟时具不规则的蜂窝状皱纹,褐黑色或紫黑色,具宿存的花被。种子阔卵珠状,压扁,直径1.5-2毫米,两侧有棱。花期3-6月,果期9-11月,在热带地区,几乎四季开花。

植物形态

基本信息

中文名:山黄麻(Trema tomentosa (Roxb.) Hara)
别名:麻桐树、麻络木(广东)山麻、母子树(海南)麻布树(台湾)
生长习性:生于海拔100-2 000米湿润的河谷和山坡混交林中,或空旷的山坡主要用途:韧皮纤维可作人造棉、麻绳和造纸原料;树皮含鞣质,可提栲胶;木材供建筑、器具及薪炭用;叶表皮粗糙,可作砂纸用。也常成为次生林的先锋植物。

药用信息

采收加工:
山黄麻果实

山黄麻果实

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药材鉴别: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展平后,完整者呈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18cm,先端长渐尖,基部心形或近截形,常稍斜,基部3出脉明显,边缘有小锯齿,上面有短硬毛而粗糙,下面密被淡黄色柔毛。质脆。气微,味涩。 性味:味微苦,性凉。入风、水塔。 功效:清火解毒,止咳化,除风止痒。 主治:主治“兵洞烘洞飞暖”(皮肤瘙痒,斑疹,疥癣,湿疹),“兵洞飞暖龙”(疔疮痈疖脓肿),“埋蒙罕贺”(漆树过敏),“兵乎暖勒脓血),“唉”(咳嗽),“习哈”(腹泻呕叶)。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或擦;压汁滴耳。 附方:1. 治“兵洞烘洞飞暖”,“兵洞飞暖龙”,“理蒙罕贺”山黄麻鲜茎皮适量。捣烂,取汁外擦患处。(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香验方)2. 治“兵平暖勒”山黄麻鲜茎皮适量。捣烂,压汁滴耳。(景洪市傣医波波验方)3. 治“唉”山黄麻20g,柳叶10g,山柑10g。煎服。(景洪市傣医波温囡验方)4. 治“习哈”山黄麻茎皮30g。煎服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