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嗜铬细胞瘤发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旁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故可发生自颈交感神经链至盆腔的部位这些细胞产生血管活性的胺类肾上腺素仅产生于肾上腺髓质及主动脉旁体(organsofZuckerkandl)的肿瘤而正肾上腺素产生于交感神经链的肿瘤绝大多数小儿的嗜铬细胞瘤手术时约为4~6cm切面呈棕黄至浅褐色健康搜索被受压的正常肾上腺组织完整包绕有出血或囊性坏死区镜下检查很难鉴别为良性或恶性主要根据临床如有复发或转移则认为是恶性在小儿很少是恶性但较成人更多见肾上腺外病变约占30%常见部位健康搜索是主动脉分叉部及主动脉旁体术中及术后即刻死亡多由于未发现有第2个肿瘤在小儿嗜铬细胞瘤另一特点是有更多家族遗传及并发多发内分泌肿瘤健康搜索 流行病学 本病占儿童高血压1%嗜铬细胞瘤精确的发病率不清楚国外统计尸检发现率为0.094%~0.25%占高血压的0.4%~20%国内发病率估计不低于国外水平以20~50岁为多见
病因 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与神经外胚层细胞鶒的发育生长有直接关系有些嗜铬细胞瘤与遗传因素有关且常伴其他疾病如多发性内分泌肿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节性硬化症Sturge-Weber综合征vonHippel-Lindau病等